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廖翊)从丹麦成功追索回国的156件文物11日下午在京举行开箱仪式,部分媒体记者得以先睹这批珍贵文物的风采。
文物中最久远的当属距今约4000年的玉钺。156件文物包括夏商至元明时期的珍贵文物,并有难得一见的古代艺术精品。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中国打击文物走私的一次很大胜利。”
他介绍说,追索回国的文物中以陶俑居多,包括汉代到明代的各个朝代的陶俑,可排成系列。其中,北齐的骑马俑,元代的戴鞑帽陶人及陶车、陶船等,均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专家初步判断这批文物为上世纪90年代被犯罪分子盗自陕西、四川等地古墓,并走私出境。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宋新潮表示,这批文物的成功追索,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坚决依法追索非法流失境外文物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立场,宣示了中国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盗运、走私文物的坚强决心。他向丹麦及国内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表示感谢。
这是继1997年、1998年中国从英国成功追索大批走私文物以后,又一次大批量的境外成功追索。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将在近日着手对这批文物进行清点、核对、入库、建档,并将在适当时候举办这批追索文物的展览活动。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