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谁抛弃了布什:历史的前车之辙值得思考和借鉴

  为什么2001年2002年初90%的美国民众支持布什,而今天迅速下降到28%?当时国内一些人士也是喝彩声高,摇旗呐喊,媒体上几乎找不到负面批评的言论,批评文章当时被认为是另类而不受欢迎。而今天当初那漫天的褒奖和溢美之词为什么都遁形了?所以人们才要警惕为什么有些立场被如此轻易地改变

  。


  历史演进和国际政治中存在规律性和必然性,但绝对不要因此而否定和忽视偶然性以及领导者个体的重大作用,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上,偶然性和领导者个人起的作用往往更大。回顾历史,古今中外,类似改变历史轨迹的拐点俯拾即是。往往某个个体特别是占据一定高位的关键人物,在某些时刻和某些拐点改写着国际关系发展轨迹。对这一现象不可忽视,并要注意从中吸取教训、镜鉴或启发,发扬好的方面,避免曾经的遗憾与跌宕。

  布什的对外政策与民众反应之对比

  就美国而言,不能忽视美国政府更替和随之的政策变轨而给地区和世界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假如再给克林顿一任,中东和平进程和巴以关系未必会如今天一些人所断言的,今天的巴以困境是“必然的”,上世纪90年代的和谈辉煌进展是幼稚。实际上,2001年初到今天,巴以和平进程是严重倒退了,但这决不该是一些言论所称的“必然如此”。

  再看两个热点核问题。伊朗和朝鲜的现政权内心愿意和美国如今天这般硬顶吗?他们实属被布什政府逼迫之下的无奈选择而已。回顾8年前的2000年底,美国与两者的关系出现了多年来空前的改善和转暖,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伊朗总统哈塔米、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都要谈到关系正常化谈及建交问题了!哈塔米即便到2005年下台前仍然对布什政府的对伊朗政策抱有幻想,但布什政府最终轻易否定了伊朗温和派的客观政策。而今天,美国与伊朗如此的对立,与朝鲜的对峙依然在僵持,走到这一步错在谁呢?伊朗和朝鲜两个政权的本意都是希望通过与美国直接对话,进而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结束对立状态并顺之成功融入国际社会,走出多年的封堵和闭锁。

  是布什政府打消了他们的愿望。

  几年来,是谁把一度如火如荼推动朝鲜半岛“阳光政策”的金大中冷落一旁而导致其被迫黯然下台?是什么因素导致伊朗温和派代表人物哈塔米2001年来大多时间被形势所迫而保持静默,直到2005年中期黯然离任,言辞更加强硬、斗志更加昂扬的伊朗新总统上台?表面看是伊朗人民,实际是有关大国逼人家上梁山的。如果把人家逼到墙角,哪个主权国家甘心坐以待毙而不奋起搏击?在两个核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值得反思并需要改弦更张。假如2000年和20004年美国民主党连任,尤其是2000年民主党的戈尔被裁定胜出,世界不会如此的不堪,美国怕也不会如此被动和无奈。西方公众的生活权利和隐私也就不会被如此地影响或侵犯。

  几年来,布什政府指责民主党反恐无能、反恐不力,假如民主党主政或上台将导致国家安全岌岌可危、保护不力等等。而真正的事实是,假如民主党在台上,这样空前紧张恐怖的安全形势压根就不会发生,正是共和党自身制造了紧张的恐怖与反恐问题。因为民主党的对外政策偏向于多边主义,不会四处点火,也就不存在导致如此严峻的恐怖与反恐命题了,某种程度上,当前的恐怖与反恐是个人为制造和推动的"伪命题"。假如2001年之初美国政府能在处理巴以问题上保持起码公正、稳健处理中东局势、安抚伊斯兰世界,“9·11”根本就未必发生,那很大程度上是某大国政府自己找的人祸而已,本·拉登在后来的录音讲话中多次指明他的袭击动机和导火索。

  错把“扒路人”当英雄

  美国与中东时局发展中的“偶然性”有个笑话说得好,一个人黑夜里将原本平坦的一段马路扒了个大坑,并不时暗中放置钉子,他翌日就在路边摆起了补胎摊子,人家夸他是及时雨。反复几次,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屡次这样人们才开始感到有点不对劲,醒悟到是有人故意捣乱并从中牟利。其中逻辑与现实世界惊人类似。但在一定时期内,总有大批的人被牵着鼻子跑而不假思索。

  2001年底布什在美国国内曾经有90%的支持率,美国国内、中国国内一些人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当时都对美国布什政府的英武反恐、阿富汗战争胜利而啧啧赞叹。而今天,布什为什么又被他们所抛弃和鄙弃,成了最失败的总统之一?他们当初的发烧友现在为什么多是沉默?其实,当初的支持者或选民、那些盲目跟风的吹鼓手们是有责任的。俗话说,谎言不用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待到醒悟已经是血的教训了。能够以历史经验纵向看问题,问题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回忆过去8年,世界如此的空前急剧动荡、紧张、恐慌,人们的看法也是左右摇摆。而一个现象是,包括许多专业人士在内,多少人对中东、东亚等诸多问题的重大判断往往随风倒,或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或优柔寡断,或妄下判断!许多人甚至至今仍为其中的作祟者摇旗呐喊,鼓吹者众!当然,类似现象不光发生在某些大国。

  纵览巴以谈判从1991年至今的17年,也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现象。人们可以思考,谁是真正寻找中东和平的大卫们?他们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是克林顿。而中东和平实际到今天这个艰难境地,与8年前一个关键人物的“鲁莽”有密切关联。回头看看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冒闯敏感的穆斯林清真寺导致至今的血性冲突吧。然而,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不长历史中,错把“扒路人”当英雄的依然大有人在。人们总是愿意易于接受现实,并给自己一个接受的理由,忽然一天回头看,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立场差别竟然荒唐的巨大!其实暗中早被诱导了。

  有关大国的霸权企图以及泥沼前景早在2001年初就已经暴露出了实质苗头,“9·11”事件后更加明显,人们可以反思,为什么当时90%的美国民众支持布什,而今天迅速下降到28%?2001年和2002年,当时包括国内一些人士也是喝彩声高,摇旗呐喊的啊,媒体上几乎找不到负面批评的言论,批评文章当时被认为是另类而不被媒体欢迎,更不用提发表的。而今天当初那漫天的褒奖和溢美之词为什么都遁形了?所以人们才要警惕为什么有些立场被如此轻易地改变。

  假如历史的拐点能够重新选择

  中外历史上的关键性人物及其偶然性回顾中国历史,古代史暂不赘述,先举近现史上几个例子不太周延地予以阐释。近现代历史上,假如百日维新变法成功,假如慈禧被刺早亡,假如袁世凯坚定支持革新而不是动摇,假如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主动出击,假如中山先生多活十年,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都可能有另一个轨迹。假如蒋介石当初从“9·18事变”开始就顽强抵抗,展现抗战决心,中国的抗战形势也可能与后来的发展大相径庭。假如二战后蒋介石坚持派精锐部队驻扎日本而不是投入内战,尤其是假如及时理直气壮地收回东部海域琉球群岛以及钓鱼岛的主权,今天的中国东部安全态势可能有质的改观。假如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果断推行国共联合执政,中国的当代史可能又有质的不同。而新中国建立近30年后,假如没有邓小平高屋建瓴推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现在的发展成就很难达到今天的水平。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这些转折性关头的事件或领导人决定,还是值得后人深深思索和回味。

  世界历史演进方面看,假如列宁晚逝世十年,苏联历史将被改写,中苏关系史和苏联东欧关系史怕也要大大改写;假如希特勒心智和人格不是严重扭曲,世界形势会如何发展?假如罗斯福不在任内病逝而是多活十年,杜鲁门没有上台,冷战未必会如此绵长和强烈。中美对峙也未必那样紧张激烈。假如上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没有遇刺身亡,约翰逊副总统没有扶正,越南战争未必那样的激烈,美国未必还会为了一个越南而不惜血本。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和其个人的出现当然有其土壤,但那是否必然恐怕不能抽象地一概而论。

  是的,历史不能假设,但现实发生的事情在关键的拐点上,偶然因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历史的巨大顿挫往往与关键人物或偶然事件密切关联,所谓人们总是乐意简单引用的必然性实际是有不同比例的。人类历史发展和国际关系发展方面,如果细细想来,偶然性和某些个体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推进或倒推着历史的脚步。苏联解体并非必然的,并不必然要那样迅速轰然倒塌的,各种也充满着领导者个体决策失误等诸多偶然。当然,必然性同样不容忽视、不可否认,一些关键的偶然性背后确实也有一些必然因素的支撑和铺垫。但必然性和偶然性所占比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上呈现出比例高低与多少的很大不同。这里边许多因素足可提供许多历史镜鉴和启示。

  (作者系系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廖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 哈塔米 | 克林顿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