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分兵把守平安建设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肖文峰
据本刊记者了解,各有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完善服务管理等各项职能,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参与平安建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流动
人口服务和管理
多渠道满足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2007年,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各地为此积极探索了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模式。一些城市鼓励企业建造流动人员宿舍,支持民间资本建设“流动人员公寓”,如苏州市在工业园区内集中配建了职工宿舍,哈尔滨市建设了农民工公寓等。一些省市对城中村、棚户区等流动人口居住密集区域进行改造,如辽宁省三年共改造棚户区1512万平方米,改善了4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
着力整治外来人口的居住环境。通过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增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辐射能力;规范公厕建设标准,加快旧厕改造步伐,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居住密集区域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上海等城市还开展了小区群租整治,有效地消除了治安、消防、卫生等隐患。
维护建筑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核定拖欠底数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加快解决拖欠工程款的历史陈欠问题,三年来共偿还历史拖欠工程款1834亿元、农民工工资337亿元;同时,建立了预防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严厉打击了挂靠和违法分包,禁止“包工头”承揽分包工程业务,从制度上解决了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有效避免了新的拖欠。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对13个省市20万农民工进行了“建筑业温暖工程”免费培训。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200多个,累计培训农民工700万人,其中500多万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创建了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共设立学校1万多所,有304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学习培训。
教育部: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现有高校2321所,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700万人;中小学校有59.2万所,在校学生达2.34亿人。
2004年以来,教育部门推动教育系统平安建设,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部门坚持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推出了200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建设以“中国大学生在线”为龙头的一大批校园品牌网站,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推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着力解决了违规办学招生引发的群体事端隐患,规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成人教育的办学行为。坚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行不定期督查、重点检查等制度,推动各地学校及时解决各种问题隐患。
2007年,各地学校排查出影响稳定的矛盾问题6400余个,化解率达90%以上。2005年以来,建立起以教育部预案为总纲、地方教育部门预案为主体、各学校预案为支撑的应急预案体系。
今年以来,教育部要求继续做好2008年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扩大排查覆盖面,开展四项排查工程。重点解决食堂后勤、学籍学历、毕业生就业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端的突出问题。
全国总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全国工会系统近年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通过多种形式把流动的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关心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有效推进了平安建设。
各级工会组织努力帮助农民工入会,在农民工流出地建立村、镇工会;在流入地建立社区工会、项目工会、市场工会等。通过推广“源头入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经验,建立和完善了“一次入会、务工享用、持证转移、进出登记、全国通用”的会籍管理制度。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会员已达6197万人,农民工入会率达到51%以上。
工会组织还通过积极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2006年以来,全总提出“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积极为农民工办好包括追欠工资、送图书、送电影、送文化、组织平安返乡等在内的10项实事。各地工会还充分利用“12351”职工维权热线等渠道,对欠薪问题早发现、早协调,防止发生因欠薪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两节期间,全国工会组织协助地方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13.8亿元,涉及农民工75.8万人。全国各级工会还协助铁路、交通等部门组织农民工专列392辆、专车50992台,运送了1844万多农民工平安返乡。
各地还推动建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全国共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30542个,有工会兼职调解人员464977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面
推进就业再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200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万人,创历史最高。同时,累计帮扶近87万户“零就业”家庭,使现有“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了至少1人就业。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据透露,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针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新特点,大力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
目前,我国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80”后的年轻人更占到60%以上,他们的就业取向、流动趋势和需求意识有许多新特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努力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解决好农民工实现平等就业和培训的问题。二是继续落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的政策,加强劳动力输出地、输入地的互相配合,为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和有序流动提供服务和保障。三是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落实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的政策。四是继续加强监察执法,依法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建立健全防止和治理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同时,落实《劳动合同法》,推动用人单位与农民工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五是继续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探索跨省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接续的政策和措施。
司法部:加强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
人民调解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组织84万多个,人民调解员490万人。2007年,全国各地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610万件,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
去年,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对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司法部、财政部同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得到解决。
据司法部介绍,今年的人民调解工作将把预防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矛盾纠纷情报信息收集、报送、分析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使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在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损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调解的同时,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物业管理等涉及民生问题纠纷的调解,着力促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账”方面的问题。
今年,司法部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五五”普法不断深入。
近年来,全国的法律援助网络基本形成,共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5万个,2007年,全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2万多件,受援人数达52万多人。今年,司法部还将围绕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收费低廉的法律服务,特别是做好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的工作。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充分
发挥管理职能
去年以来,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重点发挥管理职能,有效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全国工商系统针对传销的新特点,对异地聚集、拉人头式传销活动给予重拳打击,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共查处传销案件1179件,取缔传销窝点12210个,清查、教育、遣散传销人员248896人次,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327起、2212人,并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畴,有效遏制了传销蔓延的势头。
严厉打击“黑网吧”。去年三季度,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专项整治期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55万人次,查处违法经营6637户,向有关部门通报违法经营2783户,查处取缔黑网吧2万多户,向司法机关移交案件98起。
与公安、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及春、夏、秋季战役,查处制售、传播非法出版物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9件。
配合劳动部门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等“四小”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整顿,取缔无证照企业2.4万户。在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查处取缔非法、违法职业介绍机构6500户。
开展“红盾护农”,检查各类农资市场1.8万个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万户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3万件,受理农资投诉1.3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9亿元。
参与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切断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强化对易滋生黑恶势力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对涉黑涉恶势力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了有效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