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自己工作过的地方传递火炬,刘玉林内心感到很高兴 |
圣火在坦桑尼亚传递起点是坦赞铁路火车站 参加援建的工作人员回忆往事住深山得重病不后悔
火炬手刘玉林:帮助非洲人民值!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进行了传递。该站的起点为达累斯萨拉姆市火车站,这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援
建的坦赞(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起点。
这次火炬传递的第7棒火炬手是56岁的刘玉林,他曾作为翻译参与了铁路的建设,如今是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经济商务代表处总代表。
住进深山野外自己搭建窝棚简陋条件中开始工作
坦赞铁路1970年开工建设。1975年,学斯瓦西里语的(坦桑尼亚当地语言)刘玉林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很快就被分配到坦桑尼亚负责给地质勘探组的人员当翻译。
“我来到这,发现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自己弄。”刘玉林介绍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
由于地质勘探组的工地在距离达市有1000多公里的深山中,缺少机器,刘玉林硬是自己拉着平地板(本来应该机器拉),理出一块空地来,自己建造住处。“当时自己根本拉不动那个板,后来只能拉一点是一点,慢慢坚持下来。”刘玉林回忆说。
以现在的角度看,当年居住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窝棚。“房子是用木头做支架,外面包上铁皮。8平方米一间,一间2个人。”住在这么简陋的房子里,刘玉林和同事们开始了繁重的工作。
■寄语奥运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刚刚跑完火炬接力的刘玉林对记者说:“能够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传递火炬,感到既幸运又光荣。”
“我们在国外一直关注着奥运会的新闻,这次坦桑尼亚也会有3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希望他们能够在奥运会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也希望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刘玉林说,当年他们来到坦桑尼亚是因为友谊,如今,坦桑尼亚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将进一步促进两个国家人民的友谊。
染上疾病
“打摆子”1个月差点为此丢了命
非洲天气炎热,援建人员在野外工作,蚊虫特别多。由于当时卫生条件比较差,加上住房比较简陋,刘玉林不久就得了疟疾,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打摆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那次,那次生病差点要了我的命。”刘玉林介绍起了那次“打摆子”的经历。
1976年,由于蚊虫叮咬,刘玉林患上了疟疾。当时还没有“科泰新”(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治疗疟疾只能使用奎宁。
刘玉林回忆说:“这种药副作用极大,不但会伤肝,还会杀死红细胞,可以说治疗一半伤一半,现在都不用了。”
但当时刘玉林的症状非常严重,体温最高时达到近40度,只能使用奎宁。“当时我高烧烧得非常迷糊,连大小便都失禁了。护士过来送饭和汤,就摆在病床旁边的桌子上,但我连拿起饭盒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次生病让刘玉林在医院里足足呆了1个月。“幸亏那时年轻(24岁),还能扛得住,捡回了半条命。”刘玉林这样总结最后康复的原因。
处出感情
非洲人民有情义 帮他们从没后悔
尽管为坦赞铁路建设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年时光,还落下了一身病,但刘玉林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说:“非洲人民有情有义,帮助他们,值!”
当时参加建设的除了中国人以外,坦桑尼亚的当地人也参与了建设。“他们和我们同吃同住,特别能吃苦,干活特别卖力气,而且对于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刘玉林这样称赞当年参与建设坦赞铁路的坦桑尼亚人民。
当时地质勘探,经常要进行爆破,有一次,炸药放多了,尽管刘玉林他们处于100米以外的安全区,但爆炸时激起的碎石头还是满天乱飞。
“当时我们只听到‘轰’的一声,接着就是无数的石头从天空砸落,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个坦桑尼亚人一边冲我喊,一边跑着朝我扑过来,想要来保护我。当时他自己头顶上也是石头往下掉,砸到脑袋就完了,但他想到的首先是我的安全,非洲人民够哥们。”由于提醒及时,刘玉林没有受伤。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坦
坦赞铁路
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5公里。
1970年开工,1976年通车。至2007年6月底,坦赞铁路共运送了2549.4万吨货物,4109.3万人次的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