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高官披露,美国和伊朗过去5年间通过“民间渠道”展开秘密对话,内容涉及伊核问题和两国关系等,而这条“民间渠道”的两头分别连接美伊政府官员。
英国《独立报》14日援引美国前副国务卿托马斯·皮克林的话说,过去5年间,一个由美国前外交官和专家组成的小组与伊朗学术界人士和政策顾问“在一些不同的地点会面,但不在美国和伊朗境内”。
皮克林本人就是美方“民间核谈”小组成员之一。他介绍说,“民间核谈”由美国联合国协会组织、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协助工作。美伊共有十余人参与讨论。尽管无一来自美国或伊朗政府,但每一方都与本国政府“保持通气”。他说,美国政府“没给我们泼冷水”。
皮克林说,尽管伊核问题在双方讨论中居突出地位,但讨论内容涵盖可能影响美伊关系的“两国内部事务等一系列问题,话题颇为广泛”。由于担心影响今后的讨论,皮克林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独立报》说,这种“民间对话”经常对解决那些最为棘手的国际争端起到关键助推作用,通常直到协议达成后才公之于众。类似“民间对话”曾促成北爱尔兰和平协议和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签订。
美伊之间的“民间核谈”渠道浮出水面,与美方3名“民间核谈”成员公开一份旨在打破伊朗与西方世界核谈僵局的动议不谋而合。
这份动议由皮克林、美国联合国协会主席威廉·吕尔斯、麻省理工学院核专家吉姆·沃尔什联名发起,2月底首度曝光于《纽约书评》杂志后引发争论。动议认同伊朗拥有在自己国家土地上展开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但须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核燃料不能用于军事用途。
鉴于动议要求设置一个国际小组,联合管理和运营伊朗铀浓缩活动,皮克林对各方反应表示乐观。
可事实上,布什政府尚未对这份动议作出反应,依然坚持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或在俄罗斯监督下把铀浓缩活动转移到境外。英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表示,英国政府知道这份动议,但未作官方回应。皮克林说,伊朗政府也不愿回应,“除非动议上升为官方提议”。皮克林说,鉴于美国对伊朗的现行政策卡壳,他和同事们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独立报》说,这份动议是2005年以来有关伊朗核问题解决的最详细计划。
皮克林说:“如果各国政府想让这份动议可行,这份动议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资金层面就都会变得可行,但仍需要展开一些谈判。”
但《独立报》援引一些分析人士的话说,只要布什和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仍在掌权,伊朗核问题就不大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供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乔治·佩尔科维奇说:“伊朗为什么现在接受这份动议呢?伊朗人觉得自己已经赢了,因为制裁力度不够大,战争威胁也不存在。”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由于技术原因,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内已投入运行的3000多台铀浓缩离心机工作效能仅达到20%,西方国家仍有时间见机行事。
不过,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本月8日宣布,伊朗已开始在纳坦兹核设施安装新一批6000台铀浓缩离心机。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