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克莱尔 |
“宾虚”查尔顿·赫斯顿逝世
好莱坞“最伟大的脸”
4 月5 日,好莱坞传奇影星赫斯顿去世,美国总统布什评价说,“他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演员之一,也是最坚定的自由捍卫者之一。”在担任美国全国步枪协会主席,他常背着一支老式发步枪出现在步枪协会会议上。他曾说,没有人能夺走他手中的枪,除非从他“冰冷、死亡的手中”撬下来。
曾几何时,在好莱坞史诗片黄金时代,查尔顿·赫斯顿这个名字几乎是“英雄”和“硬汉”的同义词。
从影60 多年,赫斯顿的身影出现在上百部电影中—宾虚、摩西、米开朗基罗??4 月5 日晚,这位“硬汉”在他加利福尼亚的家中静静告别了人世。“我不放弃,也不屈服。”2002 年,在被诊断出老年痴呆症之后,他这样说。尽管他生前的政治立场为他树立的仇敌不比影迷少,尽管在84岁这年他被疾病击败,可是在他永远离去之后,大家开始怀念他。不管从字面上看还是从抽象意义上去理解,查尔顿·赫斯顿永远是那位驾着战车飞驰的勇士,放大着那一个时代的英雄气概。
从“摩西”到“宾虚”
每个演员年轻时,都曾眼巴巴盼望一个能突破自我、扬名立万的角色能从天而降。引起美国导演塞西尔·B. 德米尔注意的那一刻,改变了查尔顿·赫斯顿的人生轨迹。德米尔正在筹划《圣经》题材的鸿篇巨制《十诫》,第一眼看到这个高大英武、充满正义之气的年轻人时,德米尔知道见到了“摩西”。
1956 年,《十诫》上映时,面对着一部耗资空前、片长三个半小时的巨片,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位劈开红海的摩西,在他身上,人们读到的是美国梦的精髓。充满象征色彩的是,凭借这个角色,赫斯顿也劈开了电影事业的“红海”。
《十诫》之后,赫斯顿尝试改换戏路,投奔了另一位好莱坞传奇导演奥森·威尔斯。《历劫佳人》于1958 年上映,他在片中扮演一位警官,与玛琳·黛德丽演对手戏,造就了一部黑色电影的经典之作。
一年后,赫斯顿重回圣经题材史诗巨片的怀抱,这次合作的导演是威廉·怀勒,成果是大名鼎鼎的《宾虚》。他饰演的朱迪亚王子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用战车、勇气和鲜血书写了一段传奇。当年,影片拿下了11 座奥斯卡奖杯,这个纪录至今未被超越。拍摄那段经久不衰的战车追逐场面时,80% 的戏里都有赫斯顿的份,他坚持亲自驾驶战车。“我花了六周时间学会驾驭这四匹白色的烈马,其间,我的双臂脱臼了好几次。”赫斯顿说。凭借这个角色,他加冕了奥斯卡影帝。
他的脸为大人物而生
1961 年,他与意大利女星索菲娅·罗兰合作,在影片《万世英雄》中扮演西班牙伯爵卢利哥·狄亚斯;1963 年,他在尼古拉斯·雷执导的《北京五十五日》中放倒了恶狠狠的拳坛对手;1965年,当导演乔治·史蒂文斯开拍史诗巨片《万世流芳》时,仿佛古罗马斗士转世的赫斯顿成了施洗者圣约翰最理所当然的诠释者,跟随着马克斯·冯·西多饰演的耶稣。赫斯顿曾说:“我的脸就是为摄影机而生的。”
他曾两次扮演美国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除了主演充满血性的西部片(《邓迪少校》、《五狱英雄》、《大山之子》),他还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古装史诗片中的常客,比如在《三剑客》和续集《四个
火枪手》中扮演诡计多端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在那些刻画虎胆硬汉的动作片中,他更是从来不会令观众失望。
1965 年,当名导演卡罗尔·里德决定改编欧文·斯通的小说《万世千秋》时,赫斯顿迎来了又一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角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画家米开朗基罗。对影迷来说,这个角色却让赫斯顿的英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赫斯顿开玩笑说:“我演过三位总统、三位圣人,以及两位天才——这经历,能不让人变得狂妄自大吗?”
里根的挚友“查克”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赫斯顿的巨星的地位开始动摇,出演几部影片《奇幻大战争》、《鹏程万里锦山河》、《中途岛之战》等已不复当年之勇,他的银幕传奇随之告一段落。赫斯顿把更多热情投注到政治事务中。尽管在政治立场上赫斯顿经常摇摆不定,时而支持民主党,时而又成为共和党的拥趸,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达过对马丁·路德·金的崇拜之情,将他称作是“20 世纪的摩西”,1960 年代还曾与他的偶像一起走上街头游行。
赫斯顿与演员出身的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拥有相似的人生轨迹,两人惺惺相惜。1966 年,里根卸任美国影视演员公会主席后,赫斯顿接下重任,担任演员公会主席直到1971 年。之后他还曾担任美国电影学会主席。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还任命赫斯顿为总统特遣部队下属艺术与人文分部主席。
赫斯顿辞世的消息传出后,里根的遗孀南希发表了一份公开唁电,唁电说:“得知查尔顿·赫斯顿辞世的消息,我非常悲伤。他是我和罗尼(南希对里根的昵称)最亲爱的朋友之一。他与罗尼拥有许多共同的爱好——广播、表演、政治??我永远不会忘记查克在大银幕上塑造的英雄形象。现实中的他更多次英雄般地挺身而出支持罗尼,这让我由衷地感到景仰。”南希说:“能结识查克,是我和罗尼一生的荣幸。”
英雄迟暮举起枪
赫斯顿天生是一位语言天赋卓然的演说家,可是他坚持不肯参加议员竞选。“我宁愿演一名议员,也不愿当议员。”他说。不过,1998 年,赫斯顿却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政坛的风口浪尖。他接受了美国国家步枪协会主席的职务,为美国人争取“自我保护的权利”。上任之前,对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赫斯顿施展了一番他的雄辩才能:“克林顿先生,在医疗保障问题上,美国人对您很不放心;在同性恋军人的权益保障问题上,我们对您很不放心;您会怎么对待我们21岁的女儿,我们很不放心;所以,让您来处置我们的枪,我们当然也很不放心。”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赫斯顿接受任命的决定,终于令昔日那位“神话英雄”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型——在迟暮英雄和行动主义者的选项中,他选择了后者。鲜少在大银幕上扮演奸角的他,竟然因为自己的“主席”职务而作为反面人物出现在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抨击美国枪支泛滥的作品《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在摇晃粗糙的镜头里,我们看到影坛最擅长煽动愤怒情绪的“破坏分子”迈克尔·摩尔,在一个大清早登门拜访作为美国国家步枪协会主席而非著名演员的赫斯顿,抛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炸弹。头发早已全白的赫斯顿最终选择转身离去,回避镜头,可摩尔却坚持拿着一张在枪击事件中遇害的小女孩照片一路追逐,一路相逼。
幸好,这时的人们已经不太经常联想起半个世纪前他驾驶战车飞驰的样子。其实,就连迈克尔·摩尔本人在得知赫斯顿逝世的消息后竟也难掩悲痛。是作秀或是歉意?对于这点不敢轻易揣测,只是,当摩尔在他的个人网站上挂出一张赫斯顿的大幅肖像,下面写着这位他曾针锋相对的“老古板”的生卒年,此情此景,多少都透出一丝凄凉。
今天或者未来的100 年里,如果你还对那个史诗片的黄金年代有些许留恋,你一定会因为在某个走神的刹那想起某个血气方刚的画面——不会再有这样如此自信坚定的脸庞了,不会再有这样纯粹的的英雄了,不会了。
所以请记住,他叫查尔顿·赫斯顿。
1. 1995 年刚刚检查出老年痴呆症的赫斯顿
2. 《宾虚》中,赫斯顿饰演的朱迪亚王子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用战车、勇气和鲜血书写了电影史上 的一段传奇。影片拿下了11 座奥斯卡奖杯,这个纪录至今未被超越
3. 1956 年,《十诫》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位劈开红海的“摩西”
4. 1960 年,凭借《宾虚》加冕奥斯卡影帝的赫斯顿与当年奥斯卡影后、法国女影星Simone Signoret 合影
5. 1961年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后,赫斯顿向摄影师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