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妈妈的眼睛,再苦再累我也不离开她。”今年开学,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新生,安徽女孩吕达带着双目失明的妈妈来求学。
吕达来自安徽省太湖县,在她出生前一个月,母亲吕雪勤因意外事故视网膜脱落,父亲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襁褓中的吕达和失明的母亲风餐露宿,靠乞讨为生。从懂事开始,吕达就成了妈妈的眼睛,“前面有沟”、“有台阶”,两人相互搀扶着前进。
“孩子想上学,一定要上学呀!”吕雪勤说,吕达6岁时,她们才结束了漂泊的生活。吕达靠“希望工程”进入了学校,她也被安排到一家福利工厂,每月靠不足百元的工资度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6岁时,吕达就学会了帮妈妈梳头、做家务。
“孩子很懂事,每次都能买到最便宜的青菜。”吕雪勤脸上浮现出自豪的微笑,更让她高兴的是,吕达很爱学习,每年都是三好学生。
吕达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文学书。书店的老板看到吕达常来看书,但总是不买书,得知缘由后,便邀请她到书店免费看书。戴着一副深度眼镜,总是笑眯眯的样子,吕达对往日的艰辛很少提及。她在一边默默地写读书心得,偶尔说上两句话。
“从小就是丐帮子弟。”这是吕达的一句自嘲。做着鬼脸,食指压着嘴唇,时不时冒出几句幽默,天真烂漫的表情分明就是一个被父母宠着长大的女孩,怎么也无法相信她曾有过这么坎坷的经历。
在福利工厂,母女俩挤在7平方米的工棚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吕达在堆满了东西的桌子上挤出一小块地方学习。
母女俩每天生活费不到两元,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肉。为了省煤气,吕雪勤一次煮好两三天的饭,用开水泡热吃,为了让孩子吃饱饭,她每天只吃一顿饭。
吕达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一件棉衣,她穿了整整7年,那是她6岁时姨妈为她做的,“做大一点儿,多穿几年”,吕达一直穿到上初一,小大衣最终变成了小棉袄,实在太小太破才不穿了。
9岁那年,妈妈突然眼睛出血,当地医生劝她们到北京去治病。吕达牵着妈妈的手,带着干粮和一杯水,挤了15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301医院。在医院里,吕达守着母亲,在挂号凳上躺了整整一夜。
1995年,吕达升入高中,厄运再一次到来,福利厂倒闭了。母女俩住进福利院,福利院每月发给她们4元肥皂费,吕达靠好心人的捐助继续读书。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居住环境太差,吕达患上慢性结肠炎,严重时连水都不能喝,同时还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得结肠炎的后果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喽,没长高呀。”她向记者调侃着曾经的困难经历。虽然生活艰难,吕达学习却非常刻苦,经常读书到深夜1点。小学到高中,她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高考临近,吕达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去上大学,妈妈怎么办?
“18年来,我和妈妈相依为命,一起艰苦地生活着。妈妈生病时,我为她洗脸、洗脚。我身体不好,妈妈带我到处求医问药。我们相互照顾走到现在。对于妈妈来说,没有我就等于没有眼睛,她怎么生活?”
几经思考,吕达提出,带妈妈上大学。高考报志愿时,母女俩产生了分歧。“报行政管理,以后当官。”妈妈的目标是复旦大学,吕达却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吕达说,上海消费高,家里已经欠了两万多元外债,她不想给妈妈太大压力。
“我喜欢文学,想看电视,把18年没看的电视剧都补回来。”她笑着为自己的目标辩护。高考后第一件事,她卖掉了所有的书,筹了78元钱,准备上大学。“肯定能考上。”她很自信。事实也是如此,她考了576分,高出北大、复旦、人大在安徽省的录取线。
两个编织袋,一个箱子,母女俩带着所有的家当来到学校。
学校在学生宿舍为吕母提供临时住宿,免除吕达的学杂费,并将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解决吕达的生活费。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献爱心,母女俩终于在南京安家了。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是靠好心人帮助才走过来的,爱心和信念一直支持着我。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吕达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学好知识,早日回报社会,报答那些帮助过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