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说持续发酵
廖新波呼吁理性看待争议
本报记者 董伟
今天,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博客中继续谈“误诊”。尽管因为“误诊三五成”论而颇感压力,但是他表示“继续博客,传播真理,纠正错误”。
回应质疑:理性看待局限
4月9日,廖新波发表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文中提出,“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廖受到了双方面的质疑。“受到侮辱的”医生们表示,中国的医疗水平绝不是那么差,“误诊三五成”论说法不准确,来源缺乏科学统计。代表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等。林还警示说,随意发言“可能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矛盾”。
患者以及潜在患者对此说法更是大为震惊。有评论就提出,如果误诊率真的如此之高,看病岂不相当于花钱撞大运?患者的性命和利益如何才有保障?还有人怀疑,廖新波此论或存阴谋,乃是“为本系统做一点争取利益的代言”,只是代言之前应该“多一些客观和理性,尊重一点常识”。
廖新波的论据确实颇为单薄。其博文《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并没有提供观点的出处,但是有人分析认为,他主要是引用自一个治疗过著名演员傅彪的病理专家的文章。这位病理专家虽属于相当专业人士,但是此论似乎并不是出自正式论文。
对各方面的批评,廖新波先在4月12日给予了回应。他认为,客观的评论是主流,但是许多媒体“没有自己的新闻特点,转载别的报纸为主,好奇的多,哗众取宠的多,很多文章和评论都是没有阅读我的原文而主观臆测,甚至以讹传讹”。
今天,他再次就此话题发言说,“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带着逆反心理来看待我的文章,也不要用‘有罪推定’的逻辑来问罪我。”
那么,廖新波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他对媒体表示,他的本意是想提醒公众,医学不是万能的,每个人的疾病也是千差万别的。要理性看待这种局限,加强医患沟通,减少纠纷。当然医生也要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这种意思在今天的博文表述得更加直白。廖新波称,“医生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看病,不要一开始就找专家,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请大家不要误解‘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一定要到第二家医院核实’的善意建议。”
探讨误诊:坦率面对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学专家今天告诉记者,不管是不是存在误会,但是误诊的问题确实值得正视,这也包括医生自己。“毋庸讳言,误诊是相当数量的存在—具体数据或另说—我们的问题该是,为什么会产生误诊?如何才能减少误诊而保障患者的利益?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医生要去探索思考这个问题,公众也要自己去了解理解。”
事实上,在医疗领域,误诊总是最敏感的部分之一。1999年10月,当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误诊误治研究会在无锡成立时,医生们也是相当困惑,因为“承认误诊误治无异于授人以柄”。然而,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几位医学专家还是联名成立起来。同时,一本《临床误诊误治》的杂志也在医界渐次传开。
为什么会产生误诊?医界元老吴孟超教授曾细数:误诊虽然是疾病诊断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但是造成误诊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一个疾病的误诊,不单纯只是医生的技术水平问题,还有服务态度、临床思维方法、知识广度、经验积累和当时的客观条件等……就病人而言,误诊除了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外,还与求医者当时的心理欲望,与医生配合的程度,提供病史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关。
廖新波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代技术给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证据,但是这并没有使误诊率降下来,原因或者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是看他如何运用科学技术,而是看他这5个方面是否具备,即: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期《临床误诊误治》的发刊词这样说:临床医学科学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不断地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合理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漫长路程。可以说没有诊治的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诊治的错误也就没有正确。不过,历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不公正,重视正面的经验,轻视反面的教训,甚至把误诊误治与发生的医疗事故等同起来,以致不能客观地正视现实。其实,误诊误治是客观存在的,有些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对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要勇于暴露临床失误,把发生的误诊误治报道出来,可以教育自己,更重要的可使更多的人获益,这同样是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的贡献。
只是现实是如此的复杂。随着医患关系、医媒关系紧张,留给医患合作的弹性地带也越来越小。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告诉记者,当前的环境使得坦率而真诚地直面问题成为不可能,那些敢于说出问题的人会发现,问题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被转换指向,这将是医家和患者双重的不幸。“希望这次关于误诊的论战能够真正带给人们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口头的痛快。”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