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地铁站美食广场,丰富了“张江男”的夜生活 |
直面上海IT精英群体:某些行为特征被妖魔化
在当今摩登上海,一群被嵌入高科技矩阵的所谓“IT动物”惹人瞩目。
他们中相当多人聚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具备理科背景,常常深居简出,工作勤奋,拙于表达。他们薪水很高,却不太会消费;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浪漫,却难以招女孩喜欢;他们智商很高,却普遍想法简单。
他们被武断地概念化为“张江男”。
专家说,他们是一群不懂生活的“废弃生命”;老人们说,他们是可靠的结婚对象;女孩们说,他们更喜欢看电脑而不是看我;而这群被冠以“张江难”的年轻人却说:我们并不寂寞,也很浪漫。
他们究竟是现代产业的“奴隶”,还是高智商的专才?
(金姬)
“张江男”调查
“张江男”某些行为特征被艺术地夸大,甚至可能被妖魔化了。他们绝大多数为理工科背景,领一份不错的薪水;他们“单纯”、“可爱”,工作勤奋、生活简单。而且“不善于和女孩子打交道”。
撰稿·金 姬(记者) 摄影·潘文龙(记者)
4月初的一个下午,上海难得出了一回太阳。虽然气温超过20摄氏度,但距市中心往南13公里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却相对凉爽许多。下午5时刚过,在郭守敬路515号的上海宝信软件公司内的操场上,出现了两队人马:身着白色球衣的宝信队VS身着黄绿色队服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SSC)队。SSC的办公大楼就在郭守敬路585号,和宝信隔着一条金科路。
落日熔金,这批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IT精英们在绿茵场上奔跑腾跃。比赛没有裁判,没有候补队员,不记分,甚至没有丝毫暂停和休息的时间。“我们一般踢到看不见球为止。”一位27岁的山西小伙说,只要天气允许,两个公司的人就在MSN上约时间踢球。最后他还不忘说一句笑话:“你看踢球最猛的那些人,都是未婚没女朋友的。”
虽然风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可场上的18个人丝毫没有结束比赛的意思。若不是32岁的纪枫(化名)小腿突然抽筋,这场纯粹以锻炼身体为主的球赛不会在傍晚6点多停止。当SCC的队员们扶着纪枫蹒跚走回公司时,宝信的队员们还在门前练着射门,似乎一个小时的运动量还远远不够。
有家室的人陆续回家。剩下的人在SSC大楼内洗了热水澡。公司请了浦东本地的阿姨给员工们只提供早餐和午餐。否则,绝大多数的SSC球员会考虑吃完晚餐后回家。他们都乘坐公司门口的张江环线出行,这是在张江高科内的工作人群搭乘最多的公交线路。他们或是到张江镇上的小餐馆小酌一番,或是到张江地铁站乘2号线北上,到更有“上海气氛”的地方用餐,但大多都不会离开浦东。
记者对“张江男”的采访就始于这样一个普通的下午。
自“张江男”的称号在去年风靡网络甚至大江南北以来,“高学历”、“薪水不错却开销低”、“不善和女生打交道”以及“键盘动物”等就成了他们的标签。他们多从事IT业,少量从事生物研究;他们每天同机器打交道的时间要比女人多。他们多半朴实、理性,不花心。有人因此将他们称为“张江难”,还有人揶揄他们的约会方式为“实战恋爱”,似乎“张江男”已成为和日本“电车男”、“秋叶男”(指那些沉迷动画、上网,只会流连日本电器区秋叶原的人)相提并论的一个群体。
事实上,“张江男”某些行为特征被艺术地夸大,甚至可能被妖魔化了。从本刊记者的实地调查来看,这个群体和如今美国的“硅谷男”,或北京的“中关村男”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或许有些共同特点,却完全正常。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对本刊表示,“张江男”现象具有普遍性,如今的高学历人群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问题,这和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
那么,“张江男”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本刊通过对张江高科技园区4家知名企业的单身男性追踪采访,为读者还原真实的今日“张江男”。
源自“编程男”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去过张江的人,对那里的理解只停留在“高科技园区”的名称上。就连爱“轧闹猛”的上海人,对张江的第一感觉也是“好远、好荒凉”。作为地铁二号线的终点站,从人民广场过来的地铁只要经过8站就到了张江,单程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浦东这些年的发展时,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似乎更为抢眼,而以构建人才高地著称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则因为概念中的“偏远”而始终处于低调的位置。
记者通过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整个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鼓励“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创业氛围。
在这块给浦东乃至上海带来巨大成就的弹丸之地,截至2006年末,工作人口达到9.25万人,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的超过一半,男女比例约为3:2。虽然没有园区内高科技产业的权威统计,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张江高科的人才结构中,硕士、博士或海归人士比例非常高,而且男女比例大大失衡。狭义上的“张江男”似乎就产生于这些企业,尤其以IT企业的“编程男”最为典型。
他们绝大多数为理工科背景,领一份不错的薪水;他们“单纯”、“可爱”,工作勤奋、生活简单。在园区团委书记俞博文眼里,他们还“不善于和女孩子打交道”。
典型“张江男”
田华(化名)算得上是典型的张江男了。这位1980年出生、身高1.75米的单眼皮男生,1999年从安徽巢湖考到同济大学材料系,2003年7月毕业后就一直在张江的中芯国际(SMIC)工作。作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SMIC在上海的总部给员工建造了完备的生活设施,这让田华觉得自己完全不用离开张江、甚至公司,就可以不错地生活。
和许多中芯国际的员工一样,田华一开始住在公司在张江青铜路上投资建造的中芯花园内。那里相当于员工宿舍,里面有游泳池、健身中心等设备,外围则有超市、牛排馆、面包坊等商家进驻。说是宿舍,其实更像单身公寓。这里的员工房间或单人间或双人间,如果是一室一厅一卫的全装修房,也不过租金四五百元一个月。这里离公司非常近,员工完全可以步行上下班。
由于员工越来越多,中芯花园的房屋有些供不应求。田华如今在张江镇上的紫薇路与人合租,每个月房租大概1000元。虽然比原来的租房开销翻了一倍,但他并不介意,他向记者表示:“我是主动把房子让给同事的,我在上海的圈子主要是同学和同事,其中很多就在张江。现在每天走路20分钟就能到办公室了,还能锻炼身体,不是一举两得吗?”
像田华这样的张江男并不在少数,他们和机器打交道的时间多于和人的接触。公司不存在什么办公室政治(至少他没觉察到),同事大多心地善良,不拘小节,工作占据了他们大学毕业后的大部分时间。田华在大学时曾谈过一个女朋友,毕业时分的手。5年来,他一直形单影只,但从未为此担心或抱怨过什么。
记者采访田华的那天正值周六,他说自己正好要去公司,于是就约在张江地铁站外的“圆环传奇”。这个2005年建起的美食广场,被张江人戏称为“圆环套圆环广场”(得益于胡戈的馒头视频),汇聚了一大批餐饮品牌。张江地铁站离中芯国际只有几站路,坐车不会超过一刻钟,但田华似乎很少光临此地——他很少离开张江,毕竟张江地铁站是进入上海市区的最便捷方式。
田华选择在肯德基与记者交谈,他说自己并不在乎别人称他为“张江男”,他有时也自嘲去上海市区是“进城”。他8点半上班,11点半到下午1点半午休吃饭,下班时间是5点半。但他经常加班,一日三餐也在公司食堂解决:“就好像学校一样,虽然伙食比不上同济。”闲暇时刻,田华喜欢和同学、同事或朋友踢球、打羽毛球、打乒乓或游泳,当然接触的还是以男生居多。休假的时候,田华喜欢一个人背包去远足,他坦言不喜欢超过2个人以上的旅游。
中芯国际希望员工把公司当作家,田华不由自主地做到了。他对记者说:“我现在工作很忙,平时开销也不大。在股票基金方面也几乎没什么投资,因为没时间关注。至于谈恋爱,我还不急。我现在更关注自己的事业,万一有更好的职业机会,拖家带口或买了房子,就会影响我的选择。所以,我考虑35岁再结婚。”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