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贺延光博客发表的文章《我不赞成抵制家乐福》,被推荐到博联社网站头条,并迅速被各大论坛转载。15日,白岩松在网上发表了评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两篇理性发表观点的文章都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激烈批评,但也有网友坚定表达支持。
号召抵制家乐福的民众称自己是“爱国”,因为他们不满奥运会圣火在法国传递时遭到了某些不公正对待;白岩松等宣布不赞成抵制家乐福,也认为自己是“爱国”,因为在中国的家乐福超市里工作的多是中国职工,那里卖的也多是中国产品。
表面看来,抵制还是不抵制,这是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最容易把人群分出阵营,也最容易判断谁是谁非,因此,作出不同选择的人就难免会“意见尖锐对立”。但实际上,许多没有参加、响应抵制行动的民众,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爱国”,就对某些西方反华势力缺乏警惕。抵制还是不抵制,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意见的表达。就“抵制派”而言,我在这里“抵制”,你们却依然去买它的东西,我的“抵制”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其实不然,“不抵制派”的做法表达了另一部分百姓的意见:在全球化时代,所谓的“抵制”其实往往是柄双刃剑,损人而未必真正利己,中国百姓对破坏奥运会圣火传递等做法不满,但中国百姓同样希望顾全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大局。何去何从,这更能引人深思。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外部世界将不断地和传统的“国界”———现实中的或者精神上的、经济上的或者文化上的,等等———发生碰撞,因此,如何看待、表达“爱国”的问题,必将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国人必须不断思考、不断面对的问题。窃以为,爱国是、但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也应该是一种坚定的理性;爱国是、但不只是一种紧密的团结,也应该是一种博大的包容;爱国是、但不只是一种捍卫的意志,也应该是一种沟通的渴望。爱国不分先后,也不分方式,可以不同意同胞的意见,但要坚决捍卫同胞说话的权利。爱国是大海,那么,有人可以选择长江,有人可以选择黄河,大家有不同的路径,却有相同的方向。
爱国的根本要求,是使自己的国家真正可爱、更加可爱,这不仅包括国家的强盛,也包括国家的民主、文明、和谐等等。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尊重每个公民合法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要理性地商讨是不是还有比抵制一家外资企业更好的“爱国”方式。须知,偏激的、一意孤行的、缺乏宽容和理性的“爱国”,也是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伤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