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17日消息:“曾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经历十余年起起伏伏之后,如今再次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是4月15日刊发在广东《南方日报》上的一篇关于洋浦的报道内容。连日来,广东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网等15家媒体陆续报道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状况。
广东媒体最为关注的还是能源方面的问题。《新快报》指出,下一步,海南炼化的规模提升到1400万吨,除了自我消耗,大部分都将援供广东和香港,能缓解广东成品油需求量增加造成的能源紧缺局面。
“洋浦将成为华南特别是能源紧缺的珠三角地区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中转服务基地。”《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了洋浦具有华南地区少有天然良港,可以兴建1—30万吨泊位80多个,如果用30万吨的油轮将原油运到洋浦,就地加工,还可以用3-5万吨的船运到华南等地。
目前,珠三角地区正在进行产业转移升级,洋浦与广东在产业方面的合作也是媒体关注的问题。《南方日报》在报道中说,关于洋浦模式的争论已经远去,如今的洋浦对自己定位非常清晰。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儋州市委书记丁尚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洋浦和广东具有地缘和人缘的先天优势,双方的合作是正逢其时。目前,洋浦实施“两大”战略,希望借助大项目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所以对与产业链有关的产业投资特别欢迎。
据了解,广东15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是在本月10日至11日到洋浦采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