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速写】越共高层拜祭雄王
《财经》特派记者 罗文胜
以国家力量支持民间神灵信仰,“勇敢面对强大的西方价值观”
【《财经网》专稿/特派记者 罗文胜 发自越南河内】今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初十),是越南始祖雄王忌日,越南全国放假一天。
雄王国祭盛况
公元前3000年第一代雄王所建文郎国,被越南史学界定义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传说历十八世雄王,于公元前3世纪灭国。由此,雄王被公推为越南民族始祖。多年香火不断的雄王陵,位于河内以北100公里的富寿省临洮县雄山。
“三月初十祖忌日,南北子孙回归忙”。《财经》记者在河内了解到,4月15日这天,全天十几个往富寿省的客车班次,早于凌晨6时全部满班。越南人一路口诵颂音,沿二号国道蜂拥前往雄山。
雄王庙分下庙、中庙和上庙。从上午7时开始,进香团抬花轿,敲钲鼓,举旗帜、罗伞缓步前行。7时30分,正殿祭祖仪式开始。富寿省省长阮尹庆被指定为2008年仪式主祭祀,身着紫红色传统礼服,颂歌雄王立国、保卫和建设越南的事业和功德,并向雄王报告富寿省和越南2007年经济社会建设成果,仪式持续30分钟。
宣祝词宣读完毕,越南国会主席阮富仲率先上香祈祷;国家副主席张领重、副总理兼教育部部长阮善仁、体育文化旅游部部长黄俊英等数十名省部级官员相继上前。而后,阮富仲等人拾级而上,拜完庙,又下山再度进香,最后完香于山脚井寺,在越南开国领袖胡志明与前锋军团战士亲切会话的浮雕像前敬献花圈,完成对古今国父的国家礼敬。
越南目前全年仅有九天法定假期,雄王忌日即为其一。去年祭祀公历日为4月26日,由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率队进香。
由越南国会审议通过的一份允许劳动者在雄王忌日休假的政府呈文强调,一年一度的雄王始祖忌日历千年不衰,早已深入越南人民的心灵、生活和情感。在这天放假,“符合寻根溯源的民族传统教育,符合人民及劳动者的正当愿望”。
以道统精神自立
越南民俗学家阮宏伟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对神灵和祖先敬仰、感恩和崇拜的庙会祭祀,是越南生活的一个制度化层面。1954年,越共撤销众多祭祀活动,但仍保留雄王庙会;至1978年,越共全面恢复各种民间祭祀。
阮宏伟称,越南上世纪遭受连年战火,本世纪又面临全球化进程冲击。历史经验和当前挑战,令越南朝野达成共识:确立维系人心的国家道统,系生存之基。
对于欧美道德文化日益强势这一事实,越南并不回避,但也不希望以西方文化取代自身传统;国家领导人和学术界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避免民族个性的丧失。越南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发展绝非简单地与世界经济和文化接轨,除了坚持科学唯物的无神论,越南必须吸纳本民族优良传统,才能确保“改革不改色,融入不溶化”。
1998年7月,越共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先进的、具有浓郁民族本色的文化;2001年,越共九大提出建设先进的、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2006年,越共十大倡导《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以之作为巩固执政地位的文化精神基础,要求“党员干部起先锋带队作用”。
事实上,雄王祭祖这类以谢恩和祈祷为目的的庙会礼仪,所祭神灵多为祖先神;除了某行业的祖师爷、某村寨乡的创建人、影响较大的文化名人,政府大力介入的主要是建国、卫国有功的传说人物。这些民族英雄庙会本属民间精神文化活动,由于政府的参与,更具社会渗透力。
据了解,越南每个村庄目前都供奉一名村里最有名望的英雄;如果村里没有出过大人物,就要供奉陈兴道——13世纪领导反抗蒙古入侵的一员越南大将。而雄王庙会中,相传雄王六世也曾击退过来自“北方强国”的进攻。按照阮宏伟的说法,通过庙会这种互相交感的方式,可以减轻现代生活带给越南人的种种压力。无论“雄王”还是“陈兴道大圣”,在当今社会实际上充当了寻找、确定越南民族精神的重要角色。
彰显信仰价值
阮宏伟认为,越共以国家力量支持民间神灵信仰,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是用以应对西方基于意识形态的宗教责难。事实上,越南人的祭祖同西方各种教会一样,同样属于信仰文化,并不能厚此薄彼,搞两套标准。
越南政府2007年2月1日发布了《越南宗教和宗教政策》白皮书,称越南目前主要有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福音教(即基督教)、高台教、和好教等六大宗教,信教人数超过2000万。2007年1月,越南总理阮晋勇出访梵蒂冈,与教宗商讨越南数百万天主教徒的问题,“勇敢面对强大的西方价值观”。
阮晋勇的底气,来自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越南人对其民族文化本色“发自内心的坚守”。《财经》记者在河内实地采访半月余,家家户户几乎都供有神台,无论是教授、官员家里还是平民人家,很少例外。
越南与中国一样,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有关佛教和民间神灵混合信仰,其普及程度远超过基督教和天主教。阮宏伟表示,这种混合共拜的民间信仰特色,源于越南“慎终追远”、崇尚历史的民族心态。翻开越南的传统纪念节日,一年中,公历纪念日就有38个,农历纪念日七个,平均每月有三四个节日;而且不论公历纪念日还是农历纪念日,几乎都和历史有关。每个传统节日均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如寒食节、端午节、雄王节等。这种对历史的感恩情怀,“已深入到越南人的骨髓”。
阮宏伟称,国际化环境下,为避免遭受“精神上的摧毁”,越共援民族道统来丰富传统唯物论,意义非常重大。从目前的操作实践看,已颇为有效地“抑制了民族文化危机的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