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路一带又出现文物了!继上月发现“水管树”文物后,近日,上海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们又发现两根木质电线杆。同“水管树”一样,这两根木质电线杆也将被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
杆身斑驳尽显沧桑 4月14日,上海历史博物的文博专家再次来到了长安路上“寻宝”。
在该路109弄内,专家忽然对两根木质电线杆产生了兴趣。这两根电线杆高约15米,直径约25厘米。由于长年受到风雨侵蚀,杆身斑驳尽显岁月沧桑,而杆底护架也已被锈蚀,已报废的杆身上还留有当年高压电缆的铠卷皮,杆顶还残存一个硕大的高压分支盒。
记者了解到,如今大多电线杆都是水泥包钢筋浇筑,木质电线杆已随着市政建设发展,变得越来越少。而这两根电线杆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距今应有近60年历史。应该算是解放后上海滩如今数量不多的资格较“老”的电线杆。
“可别小瞧它们,虽然现在十分罕见了,但是是上海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象征,具有极高的保护收藏价值。”两根木质电线杆在沪上目前已十分罕见。”文博专家们一阵兴奋,随即记下了具体位置,表达出强烈的收藏意见。
老式里弄自成一景 之后,文博专家们又乘“兴”“寻宝”。在长安路109弄这个老式里弄,专家们一进弄堂就停了下来———这个弄堂有一对极有特色的石库门,门框的条石、立柱上花纹雕刻犹存,大门黑漆剥落,露出大块灰白底色木纹,而外墙上当年随意乱拉的电话线,密如蛛网、已属古董;弄堂内一排九个小水斗,各家接出的十几个水龙头,更自成一景,专家认为这里是历史形成的一个企业、仓库、民房混居地区,极有上海特色,可以见证上世纪初苏州河畔的经济发展。
“这是上海比较典型的一个老的群落,现在在城市的大改造热潮当中,这个地区里面也有很多好东西值得我们保护。”上海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毅已准备向有关动迁部门建议,在正式动迁时,把这里的电线杆、石库门、电话线、用水设施整体搬迁,集中还原保护、展览,以传承上海近代发展史,展示上海城市发展文脉。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