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行业
——上海普陀区推进行业工会建设扫描
炉火熊熊,刀铲清脆,上海首家区域性行业工会———普陀区餐饮行业工会举办的“大翁仔杯”烹饪厨艺技能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参赛的厨师们各自施展“看家绝活”,在煎、炒、煸、氽中,一片肴香四溢,一会儿功夫,就纷纷端出了自家的“招牌菜”。
近年来,普陀区总工会不断创新区域性行业工会组织体制,积极探索行业工会维权运作机制。自2002年起,相继成立餐饮、大卖场、物业管理、化工、集贸市场、纺织、市容环境和驻沪建筑8个行业工会。创新
2001年,普陀区非公餐饮企业共有849家,组建工会的110家,占12.9%,职工入会率不足20%;进城务工人员的平均流动时间不足1年;行业内的劳动争议、劳动纠纷案件逐年上升……面对这一道道难题,“行业工会”应运而生。2002年初,普陀区非公餐饮行业工会正式揭牌成立了。2002年末,普陀区非公餐饮行业工会覆盖企业数增加了150家,会员数增加了1000余名。短短5年时间,区总工会加大行业工会组建力度,形成了“由区域到街镇、由面覆盖线、由线连接点”的三级行业工会组织网络。2006年,普陀区餐饮行业工会覆盖企业1500余家,会员20000余人。纺织、大卖场、市容环境、物业管理4个行业工会组建入会实现了全覆盖。发展
2002年9月23日,在普陀区非公餐饮行业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与会的职工代表一致通过了《普陀区非公餐饮行业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普陀区非公餐饮行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试行办法》等7个规范性文本。2005年12月,该区非公餐饮行业进行了第3次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经工会方代表广泛调研,掌握了极具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于2006年1月,三方代表签订了新的协议,将原先5个工种细化为15个岗位,而各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全部高于上海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目前,8个行业工会全部建立了以行业职代会制度、行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行业职代会巡视制度为主要内容,并相互衔接的区域性行业工会维权机制,进一步拓宽了工会的维权发展道路。品牌
发挥行业优势,组织行业技能登高活动,全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是普陀行业工会的又一工作品牌。大卖场收银员的技术操作比武、物业管理行业的“四学四比”优质服务竞赛、集贸市场行业的“一刀准、一刀切、一手抓”技能练兵、化工行业的职工艺术作品展、市容环境行业的“战双高”大赛,还有驻沪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立功竞赛等。一系列体现行业特色的技术比武活动在各行业工会的组织下蓬勃发展,激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温暖
从政治上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从经济上维护职工的劳动权,从生活上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普陀行业工会全方位维护职工权益,让职工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职工之家”的温暖。新乐市场经营咸菜的浙江人杨某,年仅14岁的女儿身患骨癌需要做截肢手术,集贸市场行业工会及时送去慰问金,还与新乐市场行政负责人协商免去了他两个月共计2000元的摊位租赁费。新泉市场外来务工人员王某在进货途中遇车祸身亡,集贸市场行业工会为他办理了意外理赔保险,还给他的家属送上了慰问金……
普陀区总工会积极推进行业工会工作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也获得了市总和全总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年7月,全国总工会领导就普陀区行业工会发挥的作用作出了重要批示:上海的经验很好,对推动城镇、小区域内组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工会有重要示范意义。
思路不断,步子不乱,炉火正旺,普陀区区域性行业工会必将走出一条新时期工会的广阔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