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十八个农民,相聚茅草屋中,在当场写下的一纸字据上按下十七个红手印和三个印章,代表全队二十户人家(两家户主在外讨饭未归)。字据写道:“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深夜里,插在墨水瓶中的细小灯捻上火花如豆,却照亮了由此发端的中国农村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大包干”改革的宽广征程。
凤阳,这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也由此赢得了“改革之乡”的美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当中,“改革之乡”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凤阳县县长范迪军今天(20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发表演讲,带来了“中国农村改革发祥地的最新报告”。
范迪军是安徽省第一个博士县长,他以学者的视野将凤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凤阳人做的是“温饱之梦”。在“大包干”的激励下,农民很快把饥饿的一页历史翻过去了。
他介绍说,这期间,凤阳的农业一直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种粮大户和劳模,但他们却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靠种粮食不能发财?”事实上,中国亿万农民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凤阳县进行第二步探索——“富裕之梦”。据初步探明,凤阳县境内石英石储量达一百亿吨以上,为华东地区之首,石英砂年产量五百万吨。因此,“石英之乡”也正成为凤阳人打造的新名片。
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县,但范迪军深知,农业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解决富裕。凤阳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从农业化跳向工业化。
范迪军说,利用石英资源,凤阳要打造成中国日用玻璃生产基地。以前主要靠卖原料,企业间恶性竞争,不仅企业没有利润,政府没有税收,而且环境遭到了破坏。为此,凤阳成立了石英砂协会,政府统一运作,把二百家企业组织起来,统一核定成本、核定利润、核定税收、统一定价。
最近这几年,是凤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科学发展之路。范迪军说,在生产上,传统农业产业瓶颈难以突破;生活上,存在农民增收的非持续与生活质量低的瓶颈;环境上,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寻找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他说。
凤阳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开启农村改革序幕的光荣历史,并没有给凤阳带来现代经济上的繁荣,在安徽省六十一个县市中,凤阳的经济排名始终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农村发展还有许多困惑,解决农村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范迪军说。(记者周兆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