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激愤的情绪为理性的力量,借“同仇敌忾”凝聚起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的意志,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自乱方寸和阵脚,才是真正有“杀伤力”的回击。
真诚祈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中国,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却感到一股把奥运会政治化的逆流。
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愤怒情绪,互联网上的“同仇敌忾”和手机短信号召抵制法货,可见激愤之沸然。正如熟悉中国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警告:在国际群众面前阻挠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已深深伤害到中国人民的感受。
对反华势力的自发回击,无疑是正义行动和热血之举,但是我们坚决地提醒:化激愤的情绪为理性的力量,借“同仇敌忾”凝聚起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强的意志,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自乱方寸和阵脚,才是真正有“杀伤力”的回击。
我们必须理性地思考:近来反华行动与反华论调何以空前密集?
鲁迅曾言:“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从大业者,古来无有!”反华势力之所以急不可耐地搅局奥运,是因为面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感到时间和真理已不在他们一边。
如果说七年前北京获得奥运主办权时,中国对西方世界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遥远、模糊甚至有些抽象的存在,那么七年来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日见清晰的事实。这对那些不乐见中国以自己方式强大的人,不管是基于利益算计天然不喜欢新生力量者,还是自以为掌握真理的“价值观原教旨主义”者,都是一个重大心理挑战。如果中国因为他们的搅局而在激怒下偏离既定的强国之路,在闭目塞听中重归积贫积弱,恰恰正中其下怀。
中国既定的强国之路,就是改革开放。4月12日,在博鳌发表《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的演讲中,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因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在当下这又一个关键时刻,胡锦涛坚定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抱世界的信念:“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北京奥运主办权的获得,正是中国人民拥抱世界的结果,也代表着这个世界的主流欢迎中国的热情拥抱。当年北京申奥陈述人之一的何振梁先生,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的申奥“决战”关键陈述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决定,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的决定可以通过体育运动促使世界和中国拥抱在一起,从而为全人类造福。”
七年后和七年前的这些语言,细细品味,会让我们收获理性的力量---
在搅局和噪音中放眼前方、昂然稳健地兑现承诺办好奥运会,于外,才对得起秉持奥林匹克平等、和平、友谊理念的世界主流力量,于内,才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最好献礼,才能促进国家文明的提升。
在与国际社会接轨、碰撞的“短兵相接”中,学会理性和有效地处理危机,从危机中寻找机会,既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平崛起必须学习的功课,也是和平崛起的标志。
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重申中国将继续认真履行申奥时的承诺,为各国来华采访的记者们提供便利和协助。
于斯,中国才能回报世界上众多真诚友好的朋友,也才能真正羞辱那些反华仇华势力。
作为一个大国,和平崛起之路注定是艰难的。在艰难中不偏离既定目标和航向,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以和谐中国连通和谐世界,才会实现伟大的凤凰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