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五角大楼操控媒体内幕曝光 专家成布什当局傀儡

  五角大楼操控媒体内幕曝光 专家成布什当局傀儡

  据《纽约时报》4月21日报道,2005年夏,布什当局因为关塔那摩监狱问题遭到一波又一波的批评浪潮。当时联合国人权专家连续不断揭露关塔那摩监狱新的虐囚丑闻,并呼吁布什政府立即关闭该监狱。

大赦国际甚至抨击其为“新时代的古拉格(集中营)”。然而如此风波却被布什政府主导的一场“表演”压了下去。

  五角大楼无形之手

  当时,布什当局的新闻公关专家立即对此作出快速反应。一个星期五的早晨,一群退役军官搭乘通常由副总统切尼使用的专机,飞往古巴关塔那摩湾,进行一场精心编排的关塔那摩监狱参访之旅。

  对于不明所以的民众来说,这帮退役军官的公开身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军事分析家”。他们曾长期在军中服役,这使得公众相信,他们可以给予9-11之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一个权威性不偏不倚的公正判断。

  然而,《纽约时报》调查发现,所谓这些客观性表象背后,却隐藏着美国五角大楼的无形之手。五角大楼利用那些所谓的分析家访问关塔那摩监狱,为当局的战时表现制造一些有利的新闻报道。

  事实上,自从伊拉克战争之初到现在,五角大楼就一直致力于通过舆论影响公众意识,服务于其军事战略目的。其实绝大多数所谓分析家均与军火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们之间的交易几乎从不为外界所知。这些军火商既包括美国重量级防务公司,也包括数十家中小公司。一言以蔽之,这些军事承包商的目的只有一个,全力以赴争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所带来的成百上千亿美元军事订单。

  “媒体的特洛伊木马”

  有证据显示,布什政府恰恰通过这些人以实现对消息渠道与消息本身的控制,将这群军事分析家转变成了某种“媒体特洛伊木马”,故意让他们成为从主流电视与电台网络操控新闻报道的工具。

  证据显示,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军方包括对军火采购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均曾向这些分析家们透露“机密”。美国白宫、国务院以及司法部官员,包括副总统切尼、司法部长冈萨雷斯以及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等在内,均曾向他们释放消息。作为回报,这群分析家团队中的成员也对布什当局的相关谈话要点作出应和。

  有部分分析家也对自己充当布什当局的宣传工具,以独立军事分析家的身份愚弄美国公众表示后悔与遗憾之意。退役“绿色贝雷帽”成员(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成员)、前福克斯新闻台分析家罗伯特(Robert S. Bevelacqua)表示,“他们明确告诉我们,他们需要在背后告诉我们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

  前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军事分析家、现在美国国防大学教情报战的肯尼思(Kenneth ard)指出,关塔那摩监狱参访活动事实上是一次诡异的的“散步情报”。肯尼思回忆说,后来随着伊拉克局势恶化,他发现分析家们获得的很多信息与现实之间差距巨大。

  而五角大楼则为其与军事分析家之间的关系辩护说,他们向分析家们提供的全部是实际战争信息。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赖恩-惠特曼(Bryan Whitman)表示:“关塔那摩行动的唯一目的与意图只有一个,无非是认真地想向美国人民提供真实信息。”他强调说,退役军官“被指使利用”,并成为“国防部的傀儡”的说法“不可思议”。

  军方的媒体“代理人”

  虽然伊拉克战争爆发五年多来的很多详情还无法为外界所知,但《纽约时报》的调查人员还是得以翻阅了美国国防部近8000页的材料,涉及电子邮件、文件副本和文档记录等,内容涉及伊拉克战争和关塔那摩监狱等外界关注的焦点。

  这些文件的记录显示,原本在政府和媒体之间立场分明的界线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利益共生、互相利用的关系。报道指出,政府的这种做法与其标榜的“新闻自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五角大楼的内部文件中一再指出,军事评论员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力量增效器”或“代理人”,政府可以让他们以表述自我观点的形式充当政府的传声筒,向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传递政府的“立场和讯息”。

  尽管许多评论员能够从媒体那里得到不菲的报酬,每上一次节目的酬劳都在500至1000美元之间,但他们还是会和五角大楼进行一些私下交易。例如在参加五角大楼的会议时,他们会建议国防部如何反制媒体的报道,甚至透露媒体计划的报道内容。他们会将自己接受媒体采访的对话副本交给五角大楼,甚至会向军方提供应对媒体质问的策略等等。

  充当政府舆论“快反部队”

  文件纪录还显示,美国政府将评论员视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用来反驳被官方认为是带有批评性质的新闻报道。例如,当有新闻披露,驻伊拉克美军因缺乏足够的防弹衣出现伤亡时,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曾写信给他的同事,表示“我认为我们的评论员应该能够回击这一点。”

  一些评论员本身就是一些商业公司的高层,他们可以借参加政府通报会之机结识军方高级官员,利用这些机会从事市场公关活动。退役军官约翰-盖瑞特是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评论员,他同时在巴顿-博格斯公司任职,帮助公司从五角大楼获取合同。他在宣传材料中指出,作为一名军事评论员,他能“每周通过通报会等机会私下接触国防部长、参联会主席等政府高级决策者”。盖瑞特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正是凭借这些特殊渠道和关系,他才能得到原本无法得到的商业信息。

  另一方面,在给五角大楼发的电子邮件中,盖瑞特则表示出愿意利用电视和广播评论来支持政府的意愿。2007年1月,在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大谈伊拉克增兵计划前夕,盖瑞特在邮件中写到,“如果有什么想要掩盖或淡化的事情,请先告诉我。”

  布什政府操纵舆论美化战争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批评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时,布什政府也更加注重培养在全美各大电视网和广播电台上充当“军事专家”的评论员,让他们以积极论调评说和分析伊拉克战争,从而达到操纵舆论、美化战争的目的。

  就像2005年6月,美军关塔那摩基地侵犯人权饱受国际社会批评时,美国政府曾组织一批所谓的评论员乘坐专机赴关塔那摩访问。这些人随后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以亲身经历讲述关塔那摩在押者得到了怎样的“人道主义待遇”,反击人道主义机构此前的批评。

  2002年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计划正在紧张制定中,然而政府遇到的障碍也很大。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对于入侵一个无法证明和9.11事件存在明确联系的国家感到不安。五角大楼和白宫的官员后来发现,军事评论员可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国防部前公关事物主管克拉克的态度很鲜明,力求实现她所谓的“信息控制”,目标则锁定为那些在媒体上具有权威、独立形象的“关键影响人物”,利用他们为政府摇旗呐喊。

  事实上,早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克拉克就开始积极在国防部内部建立一套招募计划,培养深入媒体的“第五纵队”。9.11事件后不久,克拉克就开始网罗大批退役军官出身的评论员,范围覆盖美国多家重量级媒体。

  这些所谓的专家在媒体上亮相时远不止是介绍事态和武器等那么简单,他们在向观众“灌输”如何去解读事件,更有甚者,他们虽是以新闻媒体的身份出现,却全然没有新闻媒体应有的客观公正。他们都曾经是军人,其中许多人的思维还和政府的新保守主义保持一致,不少人还是军工企业的重要人物,期待利用战争大发横财。

  克拉克的一名助手透露,2002年国防部做出过一项战略决定,将评论员作为推动战争决策的主要公共关系手段,记者被降到次要的位置。

  调查显示,从一开始,白宫就对五角大楼的“评论员”计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要求国防部提供人员清单,并提出人选建议。克拉克的团队负责调查这些人选的资历、商业背景和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据悉,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还曾亲自过问此事。

  据悉,几年下来,五角大厦至少网罗了75位退役军官出身的评论员,其中福克斯新闻网最多,其次是国家广播公司(NBC)与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与美国广播公司(ABC)也有不少。

  伊战前的战争造势

  在采访中,这些军事评论员描述了一个有诱惑力的环境——穿制服的陪同人员来到拉姆斯菲尔德先生的私人会议房间,你会听到对建议和会谈的恳切要求,对国家和责任的呼吁,并收到由部长亲自书写的温暖的“感谢你”的字条。

  军事评论员肯尼思·阿拉德这样形容这种影响——“他们听取你的意见,他们听你在电视上说的话”,这就像是“作用在胆汁上的心理战”。这是一种在谄媚和亲近之间的巧妙引导。这不像是“我们将付你500美元,请你把我们的故事讲出去,这更加狡猾。”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的秋天和冬天,五角大楼向评论员们灌输了一套理论,要求评论员们在分析的时候告诉公众,伊拉克战争已经是一项紧急的威胁。最后演变成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口号: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正在发展核武器,并在某种程度上向“基地组织”倾斜,甚至有一天可能倒向“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发动伊战将是一场“多快好省”的“解放之战”。

  在五角大楼,克拉克女士组织的成员正在为评论员们的表现欢欣鼓舞。他们正在逐字逐句地向民众转述国防部长和五角大楼想要的信息,他们鼓吹得那么天衣无缝。

  来自伊拉克的“真实谎言”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夏天,一些叛乱的迹象开始出现。根据一些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前线日益呈现慌乱的局势。根据一份内部备忘录的描述,五角大楼派遣一些分析人士前往伊拉克。

  2003年9月,一群分析人士前往伊拉克开展了一次访问。这个群体包括4位福克斯新闻的分析人士、CNN和ABC各一位分析家,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的智囊成员,他们经常有各种专著出现在美国的报纸和杂志上。

  对于这趟旅行,美国方面表示,他们将承诺让这个群体看到“正在伊拉克的土地上发生的真实场景”。

  然而当这些军事评论员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大多回避伊拉克严峻的现实,有时甚至做出与现实完全相悖的评论。比如前面所说的伊拉克之行,在评论员的描述中变成了对当地的模范学校、重建的政府大楼、妇女权益中心甚至古巴比伦公园遗迹的参观。

  记录还显示,这些评论员经常出席一些新闻发布会,从中挖掘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伊拉克的政治经济活力,或者当地日趋壮大的治安力量。但是在驻军数量这个关键问题上,这些发布会都响应了白宫路线:不需要再派驻美军。布雷默所描绘的“日趋严重复杂的威胁”被发言人们形容为威胁在降低,在被孤立和消失。

  “我们正在迎来胜利。”一次新闻发布会的记录如此显示。

  其中一位参与考察的退役将领、ABC特约评论员纳什说,这些新闻发布会如此的“人造”,以至于他将其比作“乔治·鲁尼的伊拉克之旅”。那位时任密歇根州州长的乔治·鲁尼在1965年越南战争期间一次政府安排的越南之行后说,美国官员对他进行了“洗脑”。

  如果说伊拉克之行是为了传递军事行动“胜利”的消息,那么它还传递着巨大的“商机”:在造访伊拉克及科威特期间,评论员们得以直接接触到这些国家中最高层的政府和军队领导人,而其中许多人都可以左右总统如何花费870亿美元专门拨款的去处。同时,这也是搜集内部商业情报的良机。武器精良的军用悍马车,数十亿美元的军事基地建设,对当地翻译的需求以及训练伊拉克治安部队的计划......

  然而在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官员紧张地关注着这些行程将如何在新闻中呈现。在结束行程之后接受福克斯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军事评论员凡尔利将军说自己“不敢想象我们的进步有多大”,他还预计,武装分子的数量在几个月之内就可能缩减到“极少数”。

  这些评论员们对于军备不足和伊拉克治安队伍的腐败只字未提,而对于关键的增兵问题,他们众口一词。正如谢伯德将军对CNN所说:“对于增兵问题我坚决反对。”

  在五角大楼内部和白宫,这次安排军事评论员实地考察的行动被视为控制舆论的杰作,对于那些批评“主流”记者忽视美军在伊拉克胜利的声音,这次行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一位五角大楼高官在写给时任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用这次考察打出了一记全垒打。”

  而这次行动也更激发了五角大楼的宣传攻势。新闻发布会和实地参观考察越来越多。最终,从华盛顿到巴格达,到喀布尔,到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再到佛罗里达州中央指挥部的官员们都积极参与到组织考察活动中。

  拉姆斯菲尔德的手腕

  当然,对于那些背后有军火商支持的军事评论员来说,五角大楼对于他们的“额外关注”也使得他们可以渗透五角大楼,接触他们本来永远不可能认识的人物。”

  一些五角大楼官员称他们对于这些军事评论员背后的商业目的心知肚明,也知道这些评论员和电视新闻网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使得如果一名评论员能够从五角大楼高层“信源”获得更多的独家内幕,那么他就能够更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们在军火商眼中就更具商业价值。

  记录显示,拉姆斯菲尔德曾经18次单独接见了这些特约评论员。同时,他的手下高官以及负责伊重建的官员也曾经与军事评论员们有几十次接触,这中礼遇令其他一些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团体逊色不少。

  2005年军方的一份内部备忘录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这份备忘录由一位曾陪同评论员去伊拉克的国防部官员所写,她在备忘录中称,根据她在行程中的观察,评论员们作为实地采访者,不仅是热点事件的制造者,还影响着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

  其它政府机构也开始利用评论员制造影响。五角大楼的记录显示,当政府未经允许私自窃听恐怖分子疑犯的新闻泄露后,时任司法部部长的冈萨雷斯也在第一时间会见了评论员们。

  一些分析员称在战争开始前,他们就曾私下质疑为侵略行为所作的粉饰。但是他们并不敢将这些想法公开。

  Bevelacqua当时是福克斯电视台的评论员,2003年上半年他也曾经被要求就伊拉克藏有非法武器的行为做评论。而另一位评论员罗伯特.麦格尼斯回忆起当时的感觉是很失望,当时国防部向他们展示了一些可能隐藏着杀伤性武器的沙坑的卫星照片。

  国防部背后掌舵

  事实上,评论员们的时事评论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控制的。国防部曾花重金雇佣私人承销商奥姆尼克-沙路森跟踪记录评论员的所有表现。

  奥姆尼克就像考察公司知名专家一样评价评论员们的表现。在一份评估2005年评论员们的三次伊拉克之旅所产生的影响的报告中,提供了一些例子,评论员们在所有媒体中重复着国防部的论调。报告最后总结道,“三次伊拉克之旅的评论都非常积极”

  实际上,在舆论被军方控制同时,即使最温和的批评家也会面临挑战。节目播出后评论员常常会接到官方恼火的来电指责。

  2005年8月3日,14名美国海军士兵在伊拉克阵亡。当日,评论员中称五角大楼的行为是一种“投降”,这一评论被记录为“不友好言论”。事后,这位评论员被驱逐出评论员席。次日,参谋长联席会主席召开了一个邀请评论员出席的电话会议,要求评论员们不要令海军士兵的阵亡事件降低战争的支持率。

  评论员和五角大楼的合作未能延续多久。2006年4月,拉姆斯菲尔德的几位前手下走向公众,批评其在战时的表现并要求他辞职。4月14日,报纸以“将军的反感”为头版标题刊出新闻,拉姆斯菲尔德立即要求召集评论员会议。同日,五角大楼帮助两名评论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为拉姆斯菲尔德辩护,而拉姆斯菲尔德办公室则在第一时间为此提供了各种数据和材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 切尼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