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让座日”。两个月前,北京把每月22日确定为“让座日”,以进一步提醒市民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这是继“排队日”后,北京市推出的第二次大规模倡导文明的活动。
如果说,“排队日”倡导的是一种对规则和秩序的遵从,那么,“让座日”倡导的则是对美好道德的弘扬和文明素质的养成。
可以期待的是,这种政府层面的力倡,在以文明迎奥运、打造北京文明之都、争做文明市民、构建文明交通等方面,都必将起到显著效用。
不过,在许多人对设立让座日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有人说,有的人受让后,连谢谢都懒得说,让座人心里不是滋味。有的认为,自己上通宵的班,很疲惫,好不容易有个位子,刚坐没几分钟,老人上车了,尽管也给他让座了,但心里不是很愿意。有的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班都比较远,在车上站1个多小时到公司马上工作挺累的,建议老年人错开上下班高峰出行。有的则表示,如果无视一些人的具体实际,而对拒绝让座的乘客进行简单的曝光批评,就难以让人心服。
这些具体情况表明,虽然让座有着普遍的道德认同,但也经常面对来自生活实践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说,积极回应这些挑战,让座才可能真正“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人们自觉的行为”。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一些美德难以弘扬、一些文明难以践行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正确回应道德和文明实践提出的具体问题。
常常,面对诸如不让座、不排队、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粗口等不文明现象,人们总是习惯于充当道德法庭的判官。然而,有的人在快意批判的同时却忘了一般道理和个别情况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统地维护道德文明而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实践表明,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理解与尊重的道德文明倡导,无助于社会良好道德观念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回到让座问题上。读到报章上一位年轻人撰文写的自己的让座经历,他给一位大妈让座,没想到大妈说:“你年轻,你优先。”接下来大妈的话更让他心头一热:“你们忙了一天,一定很累。”“我的孩子跟你差不多大,每天一到家就往沙发上靠。我知道你们白天辛苦,身体疲惫。平时,我从不在上下班时间挤公交车,今天没法子,赶着去给住院的女儿送鸡汤。”
这就是理解,这就是体谅。我深信,在真诚的理解与尊重面前,再不讲文明的人也会被感化,也能够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设若受让者都能说一声真诚的谢谢,让座者必更加坚定下一次让座的自信。假如草坪的设计更人性化一些而不是总让人走弯路,行人必定更加遵守不踩草坪的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对老、弱、病、残、孕乘客的理解与尊重仍然是第一位的,这里想说的是,这种理解与尊重其实是相互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只有基于这种相互的理解与尊重,人们对许多道德文明观念才能体会得更深刻,实践得更自觉,才能更多地从“知易行难”走向“知行合一”,道德文明的根基也才能扎得更深更牢。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正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的推进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