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唐代河东地区,涌现出了许多诗人和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为唐代灿烂辉煌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绚丽的光彩。据《唐书》记载:属河东籍的人员中具有文化修养的人很多,另《全唐文》和《全唐诗》所收的作品中河东文人及其作品也占有相当比例,现仅举述其中对我国文化发展有较大影响和贡献的一些文人,以观其兴盛。
唐人光耀千古的首先是诗歌,唐初文坛有“四杰”之称,而“四杰”都兼长诗文,其中才气最高,成就最大的便是河东绛州龙门(即今山西稷山县)人王勃。他才学兼富,以他的诗作而论,虽有承袭六朝堆砌辞藻的余习,但在纤丽婉畅之中,有着浑厚的气象,显示出唐代诗风发展的新趋向。同时,他对五言律诗格律的建设和七言歌行的提高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勃的叔祖王绩也是唐朝初期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很多咏田园山水,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排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间,弗能别也”。(《四库提要·集部别集类二》)所以他的诗作对唐诗的发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唐朝前期的宋之问可作为一个里程碑。他作诗“研练精切,稳顺声势,为之律诗”。即古代律诗发展到宋之问时已经完成了体制。宋之问即是河东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他尤其长于五言律诗,所作颇多。
诗至盛唐臻于鼎盛,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人物,但盛唐诗歌除李杜之外,可称另一大家的是太原祁县人王维。他不仅长于作诗,而且工于绘画,擅长音乐,融绘画、音乐于诗中来描绘自然景物,往往塑造出完美鲜明的形象。王维好佛,于是有人便认为盛唐诗歌大家,李白代表道家,杜甫代表儒家,王维代表佛家,可谓三足鼎立。
盛唐著名诗人中,王昌龄和王之涣也是河东人,其中王昌龄长于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而又以七言绝句成就最高,被称为“七绝圣手”。明人王世贞认为盛唐七绝只有王昌龄可与李白争胜。王之涣的诗流传至今仅有六首,但在他的墓志铭中说他的诗在当时“歌从军,吟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还是很有影响的。
安史之乱以后,以诗著名当时的有大历十才子,其中成就较大的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卢纶。当时政治经济虽已远逊于盛唐,但诗仍有盛唐之风,卢纶所作,风格仍较雄壮。
中唐堪称诗歌大家的是祖籍河东太原的白居易。白诗长于叙述,语言浅显,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曾自述其诗歌流传盛状:“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与元九书》)由此可见其诗影响之大。
到了晚唐,河东籍著名诗人有蒲州聂夷中、虞乡(今山西武乡)司空图、祁县人温庭筠。聂夷中的诗能反映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司空图的诗写山水隐逸,内容虽呆滞单薄,但其诗论很出名,对后世很有影响。温庭筠兼工诗词,其中以词的成就最大。这里应该提到的是:词在唐代已经渐渐兴起,河东文人对词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如白居易的《忆江南》,至今人们吟咏不已。但唐人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要属温庭筠了。他精通音律,对词的格律形式起了规范化的作用。他的词大多是写妇女闺情的,风格绮靡,辞藻华丽,收在词集《花间词》之中。
其次以散文而论,王勃擅长骈文,其音律和谐,对仗工整,词采绚丽,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气势奔放自然,似随手而来,不显堆砌铺排之病。
唐代文章堪称大家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两人都极力提倡古文,致使古文最终压倒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从而完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单以河东籍的柳宗元来看,文学创作极为丰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状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他的山水游记尤为著名,成为后世文人的范本。
再以传奇文学而论,王绩之兄王度和白居易之弟白行简都是重要作者。王度所作的《古镜记》是现存唐代传奇中最早的一篇,他在作品中按时间顺序将古镜灵异的十二段故事贯穿成章,比起六朝志怪小说的零散记录,在结构上有了进步。关于白行简的主要成就,是其代表作《李娃传》,人物有血有肉,情节复杂动人,文笔清丽,再加上荣华富贵的大团圆结局,在民间影响颇深。
唐代可以说是山西文化史上群星灿烂的一个重要时期,文人辈出,作品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唐代以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王志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