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民族艺术团2007年2月27日在吉隆坡天后宫为当地华人献上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该演出由马来西亚文化、艺术及文物部与中国驻马大使馆联合主办。开场舞蹈《红绸舞》热烈欢快,一举点燃全场观众情绪。
苏祥新摄
早春二月,美国洛杉矶东部寺庙西来寺内红灯高挂,各族裔民众在此会聚一堂,共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贾国荣摄
四月八日,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身着汉民族传统服饰的人们高唱颂歌、乐舞敬拜。当日,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
慎重摄
编者按:每逢佳节,情思倍浓。身在海外的华人感触尤深。传承从来不是空洞的话语,而是切身的感受和实实在在的记忆。通过某个节日的回溯和缅怀,喧哗和展示,在“母文化”的氛围里,在亲情的温馨中,再次确认一个群体的“华人性”,完成身份的回归和根脉的续接,本身就是传承的一部分。
如此,则中华文化之河在海外就可流淌不息。
清明:
祭思不断根脉不绝
清明是华人继春节后重大的节日。华人祭拜祖先从古有之。约四千年前的中国殷商时期,在考古出土物及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对祖先的祭拜活动。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荣归故里后,便到埋葬父母的墓地去。他在杂草丛生、破损的墓碑中找到他父母的名字后,马上请人重修父母的坟。从此以后,他在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父母的坟墓前去祭拜。之后,清明扫墓在民间蔚然成风。
文化的根没有断绝,它存在于每年的扫墓中,存在于祖先灵位前的跪拜之中。念哲学系的学妹问:祖先是否能吃到我们祭拜的食物?收到我们烧的冥纸?如果收不到,那是不是一种浪费?我说,死后的世界不得而知,生人却可以借着清明扫墓而聚集在一起,再一次确认彼此的亲属身份,聊着共同的话题,牵起共同的记忆。
借着清明扫墓,歇一歇脚,回顾前尘往事。清明节感人的画面,是后代们扫落尘埃,逐字细读墓碑上的文字:“先考某某某,先妣某某某,孝男某某某,孝女某某某……”历史,在墓碑上铭刻;历史的教育,在扫墓中实践。长辈在扫墓时总会说起当年事,家族的历史在锄头、祭品及香烛中传递。
口语相传,在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移民史中尤为重要。祖辈们是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初祖,怎忍他们当年迁移的故事也随之落土?做个有根的马来西亚华人,不只是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马来西亚政府要我们念的“历史”,也是直接了解与我们相关的祖先们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辛酸血泪的故事,学院派的历史学者不感兴趣,如果我们不自己收集,那就会消失了!
潺潺川流,探索源头。溯源,是缅怀、是感恩,也是功利及短视社会的缓冲。三炷清香,饮水思源,进而缔造共同记忆及归属,在茫茫人海中不会失落了根,反而在马来西亚这块土地上把根扎得更深。
(陈爱梅)
春节:
传承根脉敦睦家族
春节是马来西亚华人的符号。一些学校和公司其“华人性”的成分有多高,往往就依据春节假期的长短来判断。称为华校的春节假期一般比国民学校来得多,华人经营的各种行业,都在过年期间休息几天,实践传统体恤的精神。过年期间,连百货公司都拉下闸门,象征了这是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华人再次确认自己身份的时刻。冬至吃了汤圆,就要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四,送灶神上天。贴对联,挂门彩,除夕夜的团圆饭后,就是接财神或到庙宇膜拜。福建人年初九的祭拜天公,更是一大盛事。思考马来西亚华人的定位及文化的传承,我们不禁要问,倘若去除华人传统习俗、信仰及膜拜的部分,那农历新年还剩下什么?
文化从来就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实践者,那文化就会走向死亡。文化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迂腐及一成不变只会走向末路。问题是,多大的改变及调整,才不至于失却本质及意义呢?
春节,除了传递文化,也是巩固家族观念的时刻。从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或更早以前,中国人就祭祀祖先。当然,历史悠久的事物未必就一定是好的,但祖先祭祀是中华民族以家族为观念的根本,也借此提醒华人:勿忘根本。除夕的上午,一般华人家庭会拜祭祖先,这是追思溯源,也是敬老尊贤的表现。文化的价值及意义,借着庆典的种种文化表象得于传递。删除这些文化的表象,那文化的意义将何附?
世界在变,生活形态及模式也在转变,不能砍断自己的根,而是在万变中吸纳高度的文明,丰富文化的养分。
(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