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全球华人抗议西方歪曲报道西藏暴力事件 > 反CNN消息

五角大楼操控媒体内幕曝光 专家成布什当局傀儡

  军方的媒体“代理人”

  虽然伊拉克战争爆发五年多来的很多详情还无法为外界所知,但《纽约时报》的调查人员还是得以翻阅了美国国防部近8000页的材料,涉及电子邮件、文件副本和文档记录等,内容涉及伊拉克战争和关塔那摩监狱等外界关注的焦点。

  这些文件的记录显示,原本在政府和媒体之间立场分明的界线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利益共生、互相利用的关系。报道指出,政府的这种做法与其标榜的“新闻自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五角大楼的内部文件中一再指出,军事评论员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力量增效器”或“代理人”,政府可以让他们以表述自我观点的形式充当政府的传声筒,向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传递政府的“立场和讯息”。

  尽管许多评论员能够从媒体那里得到不菲的报酬,每上一次节目的酬劳都在500至1000美元之间,但他们还是会和五角大楼进行一些私下交易。例如在参加五角大楼的会议时,他们会建议国防部如何反制媒体的报道,甚至透露媒体计划的报道内容。他们会将自己接受媒体采访的对话副本交给五角大楼,甚至会向军方提供应对媒体质问的策略等等。

  政府舆论的“快速反应部队”

  文件纪录还显示,美国政府将评论员视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用来反驳被官方认为是带有批评性质的新闻报道。例如,当有新闻披露,驻伊拉克美军因缺乏足够的防弹衣出现伤亡时,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曾写信给他的同事,表示“我认为我们的评论员应该能够回击这一点。”

  一些评论员本身就是一些商业公司的高层,他们可以借参加政府通报会之机结识军方高级官员,利用这些机会从事市场公关活动。退役军官约翰-盖瑞特是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评论员,他同时在巴顿-博格斯公司任职,帮助公司从五角大楼获取合同。他在宣传材料中指出,作为一名军事评论员,他能“每周通过通报会等机会私下接触国防部长、参联会主席等政府高级决策者”。盖瑞特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他正是凭借这些特殊渠道和关系,他才能得到原本无法得到的商业信息。

  另一方面,在给五角大楼发的电子邮件中,盖瑞特则表示出愿意利用电视和广播评论来支持政府的意愿。2007年1月,在布什发表电视讲话大谈伊拉克增兵计划前夕,盖瑞特在邮件中写到,“如果有什么想要掩盖或淡化的事情,请先告诉我。”

  布什政府操纵舆论美化战争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批评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时,布什政府也更加注重培养在全美各大电视网和广播电台上充当“军事专家”的评论员,让他们以积极论调评说和分析伊拉克战争,从而达到操纵舆论、美化战争的目的。

  就像2005年6月,美军关塔那摩基地侵犯人权饱受国际社会批评时,美国政府曾组织一批所谓的评论员乘坐专机赴关塔那摩访问。这些人随后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以亲身经历讲述关塔那摩在押者得到了怎样的“人道主义待遇”,反击人道主义机构此前的批评。

  2002年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计划正在紧张制定中,然而政府遇到的障碍也很大。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对于入侵一个无法证明和9-11事件存在明确联系的国家感到不安。五角大楼和白宫的官员后来发现,军事评论员可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

  国防部前公关事物主管克拉克的态度很鲜明,力求实现她所谓的“信息控制”,目标则锁定为那些在媒体上具有权威、独立形象的“关键影响人物”,利用他们为政府摇旗呐喊。

  事实上,早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前,克拉克就开始积极在国防部内部建立一套招募计划,培养深入媒体的“第五纵队”。9.11事件后不久,克拉克就开始网罗大批退役军官出身的评论员,范围覆盖美国多家重量级媒体。

  这些所谓的专家在媒体上亮相时远不止是介绍事态和武器等那么简单,他们在向观众“灌输”如何去解读事件,更有甚者,他们虽是以新闻媒体的身份出现,却全然没有新闻媒体应有的客观公正。他们都曾经是军人,其中许多人的思维还和政府的新保守主义保持一致,不少人还是军工企业的重要人物,期待利用战争大发横财。

  克拉克的一名助手透露,2002年国防部做出过一项战略决定,将评论员作为推动战争决策的主要公共关系手段,记者被降到次要的位置。

  调查显示,从一开始,白宫就对五角大楼的“评论员”计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要求国防部提供人员清单,并提出人选建议。克拉克的团队负责调查这些人选的资历、商业背景和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据悉,时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还曾亲自过问此事。

  据悉,几年下来,五角大厦至少网罗了75位退役军官出身的评论员,其中福克斯新闻网最多,其次是国家广播公司(NBC)与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与美国广播公司(ABC)也有不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廖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 切尼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