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娜、通讯员初晨)今年60岁的夏凡老人,研究甲骨文的契刻工作已经有30多年,被誉为“甲骨文契刻第一人”、“契刻文化的掌门人”。虽然老人现在右眼几乎失明,但在奥运到来之际,他还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自己珍藏了十多年的一块牛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雕刻,做成了一个牛骨的奥运火炬。4月22日,老人告诉记者,他很想把这个牛骨火炬送给奥组委表达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
这块牛骨天然形成一个奥运火炬的形状。
夏凡在其最上端用甲骨文的云字组成的奥运祥云,用甲骨文的龙字组成了奥运五环的标志,象征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图案的最下面写着“2008”。
夏凡老人曾把用5个月时间创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品献给了世园会,现珍藏在中国自然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