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北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让特色农产品成为金字招牌
提升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含量
全力打造严密的食品监控网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给北京郊区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在庞大的奥运产业中,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也应该抓住奥运商机,更新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奥运农业”,提升农产品的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档次,拓展市场空间。
奥运究竟给北京农业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奥运加速北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郊区农业通过布局调整、特色培养、功能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种植园林化、管理精密化、布局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进一步显现。这些特征,既体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加快发展,也体现了奥运对郊区发展的推动。一是北京至承德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日益彰显。二是花卉产业有较大增长。从2003年起,科研人员就通过杂交育种等措施,从近千个品种中筛选出570多个品种的花卉。随着奥运会日渐临近和举办花博会的影响,花卉产业基地也将发展迅速,花卉产业将成为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一个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休闲农业发展迅速。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活功能的开发,北京郊区观光采摘和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多项推动乡村旅游业政策出台,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从单村发展,走向区域联合、连片布局、集群发展。郊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郊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充分利用奥运的“稀缺性”特点,大力发展“奥运”农业产业。北京郊区应大力开展“奥运”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听音乐长大的奥运极品猪开始售卖,“奥运果品”、“奥运蔬菜”等已成为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并成为未来有潜力的旅游资源。
三、科技农业将大行其道。北京申奥时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都与科技密切相关,都需要具体的高科技手段来实现。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不利于非夏季国产蔬菜生长,为此农业专家已采用技术手段,培育出“错季”蔬菜种子,尽可能丰富“奥运蔬菜”品种。目前,已完成300余种“奥运蔬菜”的繁种工作,以满足各国奥运人员和游客的饮食需求。
四、建立了食品安全体系。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北京市正在全力打造一张严密的食品监控网。一是建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制定了奥运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确定了粮油、豆制品、蔬菜、果类、肉类、禽蛋类、奶制品、水产品、调味品、饮料等10大类345个品种的奥运食品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并实施了奥运食品安全监控方案。对奥运供应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的基本情况,供应品种和供应能力进行了备案。建立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奥运食品的安全追溯信息进行归集、查询、分析、评估、跟踪、预警。二是专家严把食品安全关。北京市已启动“绿色食品与良种工程”,建设3300至6600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无公害蔬菜上市总产量可达到3亿至5亿公斤,以保障奥运食品安全。三是确定了奥运食品安全主体标准,制定了储运和包装标准、动物饲养用药规范,还将制定物流追溯标准。
(作者为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