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首次跌穿 底部信号初显
昨日上证指数创出自去年3月20日以来的新低2990.79点,3000点保卫战首回合的赢家最后是多方。当大盘跌破3000点之后,在银行和地产两大板块的拉升下,大盘迅速翻红,中石化、中石油“双熊”也由弱转强,推动股指在70分钟内反击了157点,成功收复3000点和3100点两道大关。
13时45分,沪指开始加速下挫,短短三分钟内便刺破3000点大关
13时50分,沪指最低探至2990.79点
BY 黄晓义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广州万隆
昨日上证指数创出自去年3月20日以来的新低2990.79点,3000点保卫战首回合的赢家最后是多方。当大盘跌破3000点之后,在银行和地产两大板块的拉升下,大盘迅速翻红,中石化、中石油“双熊”也由弱转强,推动股指在70分钟内反击了157点,成功收复3000点和3100点两道大关,脆弱的市场信心得到了一定恢复。
但是昨日成交量依然没有放大,沪市仅成交607.2亿元,深市成交288.5亿元,市场尚没有全面转强的迹象,不过,底部信号开始显现。
利好预期支撑多头信心
就市场而言,本周一、二的走势均出人意料。周一是在利好面前市场割肉盘涌出,多头无功而返。周二是在消息面真空之时,看似不保的3000点却被多头顽强守住。这种特征显示,多头资金并非毫无抵抗能力,而支撑多头信心的就是利好政策预期。
从近段时间管理层的表现分析,其传递的政策信号越来越明显,即在3000点区域不会袖手旁观。虽然前日大盘对政策利好的反应是冷处理,但在弱市之中也实属正常。在A股市场这种典型政策市中,空头如果低估管理层维护3000点的信心和能力,将犯下一个战略错误。
昨日有新闻报道指出,主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前往中国证监会实地调研,听取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工作汇报。结合证监会在近期接连出台措施,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将通过逐步完善市场制度实现“软起飞”。
上述动态无疑增加了投资者对利好组合措施的预期。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也不敢在3000点区域过于看空和做空市场,更多的是调仓换股行为。因此,一季报喜讯不断的金融股近期明显有大资金流入。
外围股市全面走强不容忽视
在紧盯政策面的同时,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关注海外市场的变化,因为海外股市已经率先走出了弱势。
以美国市场为例,道指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在下跌途中成功构筑双底,已于近期突破了双底颈线位,摆脱了弱势明显走强。市场消息方面,次贷危机的影响也逐步消退,新的经济数据并未对市场心理形成严重打击,投资者心态也由恐慌转为稳定。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市场的走稳对全球资本市场迎来今年的反弹行情都起到了引领作用。
如果近距离观察A股身边的H股市场,则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信心。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金融股的A股和H股价格已经基本接轨,这批个股的短线下行空间已不大;而H股指数昨日又在A股收盘后连续拉升,最终大涨3.11%,头肩底的反攻形态已经初步形成,后市的上升空间可期,对A股将有间接的推动作用。
持续反弹可能越来越大
昨日大盘大幅低开41个点,并一度狂泄124点,最终转而上涨30点,这是具有一定反攻意味的阳线。从纯技术角度分析,市场有望进入持续反弹。
多头短期第一目标位就是收复5日短期均线,今日上证指数5日均线将下降至3140点附近,与昨日收盘点位3147点十分接近,多头只需稍加发力,便可以收复5日均线,这将让前期备受打击的多头获得喘息之机。
轻仓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近期连续暴跌的超跌股,以搏取10%左右的反弹利润;而被套严重的投资者,可以适当低位补仓,利用低吸高抛降低持仓成本。
紧盯深综指 反弹或能延续
BY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沪指跌破3000点整数关,随即被拉回,成交量明显放大,表明抄底资金活跃。从盘口看,早市杀跌无量,尾市反弹带量,表明连日杀跌后投资者大都不再割肉,市场已具备企稳条件。预计未来股指可能在政策面配合下渐渐走稳,操作上暂可高抛低吸。
救市意图明显
凡重要整数关,突破或跌破前多数会有个拉回过程,所以破3000点再回升十分正常,但昨日拉升幅度很大,且成交量明显放大,这就不太寻常,值得继续跟踪。如果今日能继续带量向上突破并越过周一成交密集区,那么一轮反弹有可能展开。
需指出的是,所谓密集区并非指沪综指,而是深综指,因沪综指昨日二八现象太过明显,这存在误导。从道理上讲,如果昨日抄底机构肯放周一上午被套筹码出来,那才显强势,否则后市依然不明。
反弹不仅可以由技术面产生,也可以由政策面产生。“救火专家”王歧山出马更是令投资者产生无边想象。这种情况下只需主力稍点把火,过度超跌的个股很易向上猛蹿。
“限制大小非”政策表明了政策意图,虽然可操作性不强,但投资者产生了后续救市政策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消息仍属利好。近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然后再决定仓位比例。
底部还需确认
影响大盘因素错综复杂,既有业绩方面的微观层面,又有总体经济的宏观层面,前者直接定位个股,后者带来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这些因素目前并不完全明朗,所以策略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本周是绩差报表一拥而上时点,每天会有莫名其妙跌停个股出现。昨日中小板个股因业绩“地雷”而惨跌的情况还会在其他板块出现,这或带来一定余震。首季绩优和绩差报表也会在这几天出来,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天还会“暴露问题”。如果上市公司业绩在首季放缓太多,那么股指一定是没戏的,反之股指反弹底气十足。
目前投资者观望政策和报表比较理智,在政策和报表不太明朗时既不能过度买股,也不能无限砍仓。退一步说,万一所有情况均差,那么就算最终是砍仓,也要等坏结果出来。
大盘或许还有个有利因素,这便是基金分红将于本月25日结束,目前基金套现可能已经结束,不太可能到最后一天才急着套现。如果真是这样,一些“错杀低市盈率股”可能反弹力度较猛,昨日的中国远洋涨停便是一例。
政策救市不会“无功”而返
就在沪指考验3000点的技术支撑时,管理层终于出台实质性利好政策,然而市场走势却是继续下跌,丝毫不理会管理层释放的暖意。那么,3000点是不是政策底呢?会不会有持续的救市政策出台?
3000点应为极限
上周,银监会、国资委、央行等相关负责人都对股市发表积极言论;4月20日管理层终于拉下了对规范大小非抛售行为遮遮掩掩的不明朗态度。证监会的《指导意见》虽然对大小非行为约束缺乏足够的力度,但毕竟已走出关键性一步。管理层已由观望转为救市为主。目前阶段确实已经处于政策底附近,这从根本上为系列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市场为何反应平淡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市场本身对信息解读的不完全和不同理解所致。
首先,《指导意见》过于粗糙,对大小非的约束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足以打消市场主力的疑虑。
其次,由于忧虑更严格的限制措施出台,大小非们尤其是有一定减持打算的大小非们会加快其减持步伐。
第三,市场非理性情绪需要一个释放过程。
市场和政策相互影响
从大盘近两天的走势可以看出,政策和市场行为两者之间的博弈将持续一个阶段。
市场参与者对政策的不满,必然会演化会成为抛售冲动,这会导致股市危机进一步扩大化;市场危机扩大也会进一步逼迫管理层加速政策出台的步伐。在这里市场行为和政策两者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个相互博弈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最终的实际结果。 黄晓义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广州万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