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林有不少机会与地方大学生交往。参加军训、座谈交流、演讲报告、联欢共建,虽然每次交往的时间都不长,但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夏,向南林奉命到佳木斯大学军训新生。开始,这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向教官并没有引起大学生们过多的关注。
一件事让大家对向南林高看一眼。一次课间休息,一位同学拿来吉他弹了起来。一曲终了,向南林带头鼓起了掌。有同学提出:“欢迎向教官弹一曲好不好?”向南林接过吉他弹起来,那双操枪弄炮的手弹起吉他居然是那样的娴熟。这时几位女生又提议让向教官唱支歌。向南林并不推辞,清了清嗓子,唱起了《军中绿花》,优美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个人。后来,同学们了解到,向教官还能熟练演奏多种乐器。
军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汪明洋深有感触地说:“谁说军人只有冷峻的面孔,他们也有侠骨柔情;谁说军人与时代绝缘,他们的青春也和我们一样绚丽。”军训结束时,向南林所带的方队在全校26个方队的分列式表演中排名第一。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把向南林抛向空中。大学生最佩服的是向南林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很通俗,讲到年轻人心里去。听说向南林阅读了几十本理论书籍,记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编写出《理论观点随机学双十条》等小册子,为驻地大中小学作报告40余场,有同学表示不解,问他:“政治理论书籍连个故事情节都没有,有啥好看的?你是想当教员还是想当官?”
向南林说:“我学理论并不是想当官、当理论教员,而是觉得学理论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立大志。登高望远,就是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能看到国家将来会怎么发展;立大志,就不会被外面的精彩扰乱自己的心。”
以前,大学生军训时常常比拉歌,比声音、比气势。向南林搞军训,不仅拉歌,还比学理论。一人问、几人答,比谁出的题目有水平,谁的答案好,谁联系实际的能力强。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学生刘晓刚,对向南林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节俭:早上洗漱,别人用洗面奶,他用的是一两块钱的香皂;别人买矿泉水,他只喝自己带的白开水……大学生们不由得议论:“向教官咋这么抠呢?”
不久,同学们无意中从向南林的歌词本里发现了“抠门”背后的秘密,歌词本里夹着一张开支计划表:“月工资956元,弟弟学费400元,寄父母100元,资助福利院儿童50元,买书100元,存款250元,日常开销56元……”这张开支计划表从一个同学传到另一个同学。
后来,大家得知向南林这些年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失学儿童,得知向南林更多助人为乐的故事。
在佳木斯火车站,他为丢失钱包的民工买返程车票;部队冬训,他拿出身上仅有的218元钱为房东秦大爷解燃眉之急;得知战友姜宝成家乡遭遇旱灾,他第二天就寄出4000元钱;他每个月都拿出50元钱送到福利院……同学们都为这个普遍士兵的道德情操所感动,大家明白了,这个对自己“抠门”的向南林,对别人竟这么“大方”!
辅导员听说了这些事,特意请向南林给新生上一课。虽然大学的讲坛是开放性的,但请一个战士给大学生上课却没听说过。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在校园里引起了轰动。向南林从胡总书记强调牢记“两个务必”的意义,讲到父母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从国家的GDP讲到一个普通学生的一年开销,讲节俭的意义,更讲省钱的方法,旁征博引,说得那么朴实而又富于哲理。一位在场的大学生说:“没想到这个战士知道那么多,讲得那么在理,部队真是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