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寺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公兴镇最偏远的村。说远是因为这里距双流县城足足有20多公里,说偏是因为这里连公交车也不通,叫出租车的话还需要和司机商量价钱。但是就在这样一个没有公交车的偏远山村,却拥有一个堪称“豪华”的青云寺警务室。
说它“豪华”并不是因为装修花了大钱,而是因为这里的人员组成阵容齐整。除了民警张云良外,警务室的工作人员还包括他的妻子钟小英,以及5名治保巡逻队员。除此之外,由当地村民组成的铁路防护队和村社护院队均由张云良担任“领队”,警民携手共同守护这里的平安。
近日,记者在双流县采访中了解到,和青云寺警务室一样同时进行规范化建设的警务室在双流县已达111个,使当地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据双流县公安局“三基办”主任彭雪军介绍,双流县把农村警务室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平安创建的亮点工程,按照“分级负担、区别对待、保证经费、确保质量”的原则,专门列支近千万元,保证每个警务室都有不低于2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不低于5万元的设备配置,台式电脑、摩托车、数码相机等一应俱全;不低于1名民警、1名协管员和5名以上治安巡逻员的人力配置。同时,每年还给警务室解决两万元的办公经费。如今,这些警务室密布全县城乡各个基层网点,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从问题村到平安村夫妻店“卖”的是安全 “我以前住华阳,现在在这里担任社区民警,干脆把家也搬了过来。”在青云寺警务室最里面的“生活区”,张云良沙哑着嗓子接受记者采访,钟小英在边上不时纠正丈夫话里的细节。这个生活区有厨房有卧室,卧室的墙上挂着夫妇俩的结婚照,出了房门便是警务室的办公区。钟小英说,他们是去年8月24日正式搬到青云寺村的,她本人也是通过正式招录程序担当起了警务室协管员,在当地村民眼里,住在这里不走的张哥夫妇相当于开起了“夫妻店”,可这个店不卖烟不卖酒,只是为大家抓贼、灭火、化解矛盾,提供一种叫“安全”的特殊商品,只不过村民不需要给钱就能享受平安。
有一次,张云良到村上惟一一家“酒店”吃饭。张云良的到来让店里的村民立即躁动起来,热情的招呼声响成一片。张云良悄悄把老板喊到一边,先按菜品价格给了饭钱,回头解释说,“免得待会儿有人把钱给了,这样不好,再说他们挣钱不容易。”
张云良很谨慎,因为从去年8月至今,他已经推掉了20多次请饭的邀请。村民的盛情让他既惶恐又自豪,“我只是做了一点点事情,他们就感激不尽,我哪里承受得起?”但是村民们不这么看。青云寺村2组的刘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问题村”:距离派出所足有17公里,天高皇帝远,偷鸡摸狗翻墙撬门几乎月月都有。“我们这里每逢双休日就是赶场天,一到赶场,全家人倾巢出动。但往往一回家,糟糕,门被撬了,高粱酒不见了”。这让村民们一度有些恐慌,连赶场也不能安心。但张云良一到此处,立即组织了60个村民成立护院队,晚上护院队巡逻,白天由张云良亲自巡逻,几个月下来,小偷小摸基本消失,只发生了一起治安案件。
村支书付永良、村民周红、曾国强……说起张警官,他们都很佩服。理由很多:张警官从城里搬到乡下住,多不容易。张警官待人和善,哪有半点“威风”?张警官原来就是武警部队的擒敌教官,两三个人根本近不了身,贼娃子哪还敢来?但归根到底,他们觉得张警官的出现让大家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便利和平安。开证明不用再翻过牧马山、跑17公里到派出所了;办户口直接在村上找张警官代办,比到县城方便得多……这样的便利不仅是青云寺村村民独享,隔邻的邵家村村民也因此“沾光”。两个村的5300多人,由此告别了翻山越岭跑派出所的历史,办证办户口甚至比城里人还方便:因为在这里张警官永远不下班,8小时内外都默默为村民服务。
筑牢平安防火墙警务室成了百姓的“护身符” “刑侦民警、治安民警、巡逻民警我都干过,其中干得最有感情的还是社区民警。随着工作深入,事情越干越多,但和老百姓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在双流县公安局航空港派出所光明警务室里,社区民警杨建明说起现在的工作颇有成就感。
光明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为安置失地农民而建。加上是个开放式的小区,道路四通八达,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为复杂。为此,杨建明可没有少费心。结合日常的报警求助、便民服务、安全检查、治安巡逻、调解纠纷等工作,杨建明总结出社区警务为民服务“三多一勤”工作法,不仅赢得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还使光明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社区、和谐社区。
“通过加强农村警务室的建设,辖区形成了犯罪分子不敢来,来了不敢作案,作了案逃不掉的强大威慑力,这一切都是和我们驻村民警平时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现在民警与群众接触更多、距离更近,民警在与群众的闲谈拉家常中,就能了解掌握很多治安情况。”航空港派出所所长沈卫国介绍说,驻村民警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服务辖区群众等基础工作上,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治安巡防队、基层调委会、义务消防队等群防群治力量上,解决了农村群众报案难、求助难、处理纠纷难、办理户口难的问题,实现了警务重点的真正下移。
说起警务室,光明社区书记青云慧掩不住的欣喜:“社区民警天天到村里上班,村民递个户口申请,解决个邻里纠纷,方便多了。民警走村串户搞安全防范,村民安全感强了,案件也少了。别看村里的警务室不大,但它的威慑作用却是巨大的。有了它,群众等于有了"护身符"。”
青云慧告诉记者,每到晚上,见警务室还亮着灯,很多买了车的村民争先恐后地将车停在了警务室的旁边,都说这里最安全,让人哭笑不得。现在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停车场,由专人来看守,解决老百姓的停车难。
随着111个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在双流县遍地开花,远离县城的乡镇,都有了民警活跃的身影;耗费整天时间到派出所、县公安局办证的历史由此终结,报警后民警因路途过远、难以迅速到达现场的困境被突破,村民们收获了平安、便利。前不久,在成都市公安局举行的全市公安机关深化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会议上,总结推广了双流县公安局实施“农村警务”战略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