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22日说,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迫使超过1亿人口“退回”到挨饿困境。
希兰呼吁国际社会像当年在印度洋海啸后协力救灾那样,采取“大规模、高级别”行动,共同应对这一场“无声海啸”。
无声海啸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22日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主持“粮食峰会”,与来自联合国、非洲和欧盟的官员、专家及食品生产商等共商如何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世粮署执行干事希兰在发言中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导致全球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世粮署面临其45年历史上最大挑战。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她的话说:“这是一场无声的海啸,没有边际——大多数人甚至不清楚是什么突然吞噬了他们。”
希兰说,这场“海啸”使全球新增大约1亿“饥民”,对全球2000多万名贫困儿童构成的威胁尤其巨大。在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可能6个月前还不需要粮食援助,如今却被“海啸”推回到无力买粮的困境。
希兰说,2004年印度洋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大约1000万人陷入贫困,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无声海啸"正影响着全球更多人口,破坏更多人的生计。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伤害将持续一生”。
世界粮食署驻伦敦发言人格雷格·巴罗指出,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80%用于购买粮食,他们是这场“无声海啸”的主要受害者。
据美联社报道,在西非国家多哥首都洛美,传统食品玉米面团的大小已从“大拳头”急剧缩水成“小网球”,售价却翻了一倍。
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政府工作人员萨米埃尔·艾博韦尔将一日三餐降低为两餐。“我们正在经历一段最糟糕的时期,”他说,“我们的菜单上已不再有早餐。”
美国广播公司(ABC)说,在海地,连联合国提供的粮食援助眼下都已告急,一些饥民甚至被迫到垃圾堆里拣食。
呼吁行动 面对粮价上涨挑战,希兰在“粮食峰会”上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合作,像当年在印度洋海啸后联手救灾那样,采取“大规模、高级别”行动,寻求综合解决之道。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全球通过官方、民间等渠道筹集到的援助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希兰说:“我们需要同样的行动和慷慨。”
根据世粮署网站公布的资料,世粮署计划与合作伙伴从三方面应对“无声海啸”:短期紧急筹集足够资金,保障粮食援助行动顺利开展;中期利用后勤能力支援救援物资输送网络发展,实现平均每小时30艘船、5000辆车和70架飞机通过海、陆、空交通为受灾地区运送粮食;长期支持各国政府实施改革,为农业发展项目提供技术和建议。
英国首相布朗22日承诺为世粮署提供3000万英镑(约合6000万美元),帮助其在这轮粮价上涨“重灾区”——津巴布韦、索马里和肯尼亚开展救援。
着眼长远 希兰说,短期内,联合国需紧急筹集至少5亿美元资金用于粮食救援,但国际社会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此,因为解决这次粮食危机需要短期和长期措施并举。
“粮食峰会”当天,英首相布朗在政府网站上发表文章说,粮食价格问题不仅影响着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受到波及,“毫不奇怪,英国人也眼看着他们的购物成本每周都在上升”。
英国环境专家亚历克斯·埃文斯提出,曾经备受争议的转基因食品未来或许应该再度得到关注,进入消费领域。
一些专家建议,可以考虑让“粮食定量供应卡”重返历史舞台,作为控制粮食浪费的方法之一。英国反对党领袖戴维·卡梅龙和分析人士曾说,西方国家居民消耗和浪费的食物太多,他们有必要“少吃点肉”。
还有一些专家则认为,为避免总体浪费,是时候“与商场降价促销行为和超市赠品说再见了”。(张代蕾)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