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州河漕运史略

  倪景泉

  州河,蓟州的母亲河。她是蓟州境内最大的河流,有黎河和果河两条源流,分别发端于河北省迁安市的鹿儿岭、遵化市的秋水岭,入境后交汇,迤西而行,至城关镇南蔡庄子,转而南行至九王庄,汇入蓟运河,奔向大海。
州河,在蓟州境内长90余公里,流经西龙虎峪、出头岭、五百户、马伸桥、穿芳峪、别山、城关、洇溜、东赵各庄、礼明庄、上仓、杨津庄、下窝头、下仓14个乡镇。

  州河,形成年代久远,无可考。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庚水之源,出于塞北,东南流七百余里至泉州(今武清),乃入海。”州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汉代叫庚水,北魏至唐宋称沽河,明清亦称沽河,也称运粮河或蓟运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蓟州知州张朝琮将其更名为州河,沿用至今。清嘉庆年间蓟州知州赵锡蒲认为,州河为蓟州之水脉,同城北府君山龙脉一样,均关系郡之盛衰。

  州河,南通蓟运河。历史上,漕运曾几度辉煌。蓟县,古称无终、渔阳、蓟州,是天津市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秦至清乾隆年间,大多为州郡治所,是京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有“畿东锁钥”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均有重兵把守。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州河承担着军需物资运输的重要任务。追溯历史,州河漕运始于曹魏、兴于唐、盛于明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打败袁绍后,为巩固北方,决定北征乌桓。公元206年,曹操命人开凿泉州渠,与今蓟运河、州河相连,以解军需物资运输之难。公元207年夏,曹魏大军进抵无终(今蓟县),以田畴为向导,打败乌桓,平定了北方。

  唐代,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这里是当时屯兵屯粮之地,漕运十分繁忙。今天的上仓、下仓,时称上米仓、下米仓,原是唐军粮草储藏之地。中宗李显时期,这里修建平虏渠。《唐会要》载:“神龙二年(706),沧州刺史姜师度,于蓟州之北,涨水为沟,以备契丹、奚之入侵。又约旧渠,傍海穿漕,号为平虏渠。”《新唐书·地理志》载:“蓟州渔阳郡(今蓟县)有平虏渠,傍海穿漕,以避海难。又其北涨水为沟,以杜契丹。皆神龙中沧州刺史姜师度开。”据史推断,今天的州河,可能是当时平虏渠的一部分。玄宗李隆基时期,安禄山在此驻有雄武军、静塞军。大诗人杜甫在《昔游》中写道:“幽燕夙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持粟帛,泛海凌蓬莱。”在《后出塞》中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即今渤海湾),稉稻来东吴。”这些诗句描写了当时江南粮粟丝帛经过海运到达北方再转运到渔阳郡时的情景。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蓟州成为拱卫京都、防御北方的重镇,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史载:明初,每年从河南、山东等地调粮十八万石,经海运至蓟运河,再转入州河,溯水而上至蓟州。明万历年间户部侍郎甘学来《修河堤碑记》载:“明国初开河渠,岁运粟十万石,由津海面上以饷军。若内府正供京营刍庾,则取给予蓟壤者,由视他州倍之。”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天津南仓至蓟州城设五大仓廒,其中蓟州境内有三,即下仓、上仓和城北仓廒(今县一中操场北)。粮米运抵后,仓而储之,以备支用。明李贤《新开运河记》载:“大河诸卫,岁运三百六十余艘,直抵蓟州。”至明天顺初年(1457),仍保持“岁运量二百六十余艘,至州南纪家窝”。由此可知,当年的州河,桅船穿梭,十分繁忙,是通往天津的水上交通要道。

  明初,漕运需走海道,风高浪急,经常发生船毁人亡事故。明王琼《漕河图志》载:“海运十三卫管驾遮洋船,于大名府卫河兑量,由直沽海口开洋,涉历海道,运至蓟州,以给军费,岁有疏虞。”明周梦阳的《水部备考》载:“蓟州官军饷,国初每岁用遮洋船由直沽出海,转运而至,风涛甚险。”天顺二年(1458),朝廷命开凿直沽至北塘新河,“发军夫万余开河,自新开沽起,至蓟州,舟行无虞,定例三年疏浚一次。”由于河道畅通,运输量加大。“天顺四年(1460),运粮二十万石于蓟州仓收”。明朝后期,泥沙淤积较重,漕运遂废。

  清康熙元年(1662),在遵化始建孝陵,名万寿山。之后,又陆续添建多座陵寝。守陵官兵及太监俸饷,逐年增多。清康熙《蓟州志》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令蓟遵二州递年轮供,每年约用粟米三万余石,蓟州每年供六千七百余石,导致米价昂贵,小民谋事维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康熙特谕内大臣朗坦等,查看通往蓟州的水路情况,并于当年开工疏浚蓟运河,共耗银一万一千余两。其中,疏浚下仓至五里桥河路八十余里,清淤三十五处。河道疏通后,船载一百石米红驳船由天津直抵蓟州五里桥。由此,陵寝官兵役匠并绿旗兵丁所需粮米,都赖州河漕运。“康熙三十四年(1695),需米三万六百石,用红驳船一百五十艘,装载至蓟州前五里桥。”

  清代,为保证水运畅通,每年疏浚河道成为定例。然而,疏浚费用由地方担负,百姓苦不堪言。为此,蓟州知州张朝琮祥文申请,要求粮船在六、七月水涨时发至,疏浚河道费用由周围十三个州县共同负担。直到第六次上书,才予批准。蓟州百姓对此非常感激。康熙三十八年(1699),张朝琮因父母病丧回家守孝离任回乡,数百人到其住处挽留,但苦留不住。百姓为张朝琮立了一块去思碑,以永远铭记他的功德。到乾隆三十年(1765),因州河流沙淤积、河床阻塞严重,漕运停止。

  清末民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贩经常雇用小船,在夏秋河水增涨时,利用原漕渠,往来津蓟之间。城南蔡庄子、上仓、下仓均成为起卸货物的主要码头,少则十几只,多则上百只。新版《蓟县志》载:“1936年,蓟运河、泃河沿岸的村镇有船156只。”1939—1940年,侵华日军在白龙港(州河、泃河汇流处)拦河下桩,限制船只往来。1958年,县政府在上仓设立航运站,重新开辟北起洇溜,经上仓至新安镇68公里航道。1960年,于桥水库建成蓄水,州河水位下降,船只通航受阻,水运基本停止。

  如今的州河,已经改变了其水上交通要道的功能,而成为润泽千万天津市民的重要水源地。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传承历史,开创未来。八十万州河儿女,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新蓟州,再创新辉煌,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曹操 | 米仓 | 姜师度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