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扩容路线图
■王运宝 程雪云
在2008年,有其“实”而无其“名”的泛长三角会不会走出实质性一步?问题不在于15、23、1、2、3这几个数字,而在于那个“+”。
长三角扩容的边界之争从未休止过。对于那些渴望分享长三角“概念红利”的地区来说,边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且一度成为争论的主题。
2007年是长三角合作10周年,从这年5月15日的长三角发展座谈会到12月的苏浙沪两省一市党政领导会议,在这一系列的密集会议上,为长三角的地理范围定调——从“15+N”模式扩容到“2+1”,激辩多年的长三角边界之争终于点上一个逗号。这是长三角边界扩容历程中幅度最大的一次,特别是苏北搭上了“头班车”。但是,这次扩容也引来各方面的诸多微词,尤其是以两省一市的行政区划边界为边界,有悖于经济区合作的本质。
那么,长三角的边界在哪里?又经历过怎样的演变?要想获得答案,只有深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前世今生,在由那些关键性节点组成的25年轨迹中,触摸长三角边界演化的内在逻辑。
第一次试验失败与10年搁浅
朱家良,现任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25年前是浙江省计委综合处处长,作为“亲历者”,他认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最早雏形是从“上海经济区”开始的。
早在1982年12月22日,出于推动区域经济联合的目的,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3个月后的1983年3月22日,“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成立,标志着带有探索试验性质的长三角区域合作第一次真正启动。其最初的管辖范围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和绍兴等在内的10个城市。同年8月18日,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参会的除上述10个城市外,安徽亦派出观察员参会。
随后在1984年2月,上海经济区省市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安徽首次作为经济区成员与会。这是安徽第一次与长三角亲密接触,也是上海经济区的第一次扩容。
在经过3年多的实际运作后,《上海经济区章程》在1986年7月获得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合作框架搭建起来。包括1985年加入的江西,此时其地域范围包括沪、苏、浙、皖、赣5省,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3+2”格局。到1987年,上海经济区把福建也纳入进来,范围拓展到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东地区。
然而,1988年6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停止经济区活动,这一组织无疾而终;7月,上海经济区最后一次省市长会议在上海召开,处理各项善后工作。
由于经济区发展规划难以正常启动,规划办公室的牌子一直没有挂出来。长三角经济圈合作的第一次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此后,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搁浅”达10年之久。但是,搁浅并不意味着沉寂,自发的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就没有中断。
1992年,由最初的上海等10个“元老”,再加上舟山、扬州、南京、镇江,共14个市的经济协作办公室发起组织,成立长三角14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了5次会议。在1997年,上述14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1997年就成为第二次试验正式启动的标志。
但相对15年前的“上海经济区”,范围大大缩小,不仅安徽、江西、福建等省被排除在外,就是江苏、浙江也被“一分为二”。
从15+1到15+N:
第一次扩容芙蓉出水
2003年被媒体称为“长三角年”。
经过5年发展,长三角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字眼。这年春,沪、苏、浙高层领导闪电般互访,签订一揽子协议,并提出共同建设以上海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
更重要的是,是年8月,长三角南京峰会接纳浙江台州为新成员,15+1的新格局出现。这是长三角的第一正式扩容,长三角地理概念首次实现突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圈概念开始形成。这给那些渴望分享长三角品牌的城市留下了巨大的遐想空间。
紧接着在2004年3月初,以“长三角15城市+黄山”的模式,共同建立起第一个跨区域的无障碍旅游区。这是安徽真正与长三角的一次实质性专题合作。
有了两次成功的扩容实践,同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上,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江苏的盐城、淮安,浙江的金华、衢州这6个强烈要求加入长三角协调会的城市市长或副市长列席了本届会议。
这一细微的改变不仅仅是形式,更在内容。
自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协调会的章程规定:“长三角协调会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组成”。在这次会议上一致通过的新章程规定:“长三角协调会由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其他城市组成。”从1997年正式成立,经历6年之痒后,“15+N”格局终于“芙蓉出水”。虽然从文意上看,新成员的构成尚无一个明晰的边界,但留下了更大的运作空间。
遗憾的是,这次峰会没有讨论具体新成员的加入。原因之一是对于新成员要不要设置门槛,设置什么样的门槛等问题,各方未达成一致。但可以肯定,“15+n”中的“N”无论是个怎样的子集,相对于“15+1”而言,长三角新成员构成肯定是“泛化”了。
在经历一年的沉寂与等待之后,长三角扩容再度被激起,是建设部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中新增7城市达到23个,其中,安徽是最大的赢家,一次性加入4个城市。
然而,由于长三角城市峰会定调“暂不扩容”在先,建设部主导的长三角规划扩容备受外界争议。对此长三角协调会常设主席方——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合作发展处副处长陈晓云回应说,建设部把长三角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做到了安徽,只是扩大了其规划范围,并不代表长三角扩容。“发改委所做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只认定16个城市,在这一区域规划改变之前,长三角都不会扩容。”
可以说,发改委的规划范围相当严格。而到此时,周边诸多城市对于长三角“户口”的热度有增无减。在安徽省巢湖市于2005年11月正式递交入会申请后,等候在长三角大门外申请“长三角绿卡”的城市达到了11个。此时,媒体开始惊呼:长三角周边城市遭遇“最昂贵的门票”。
从15+N到2+1,又一个轮回
“如果你们愿意,请让我们靠近,让你们明明白白我们的心!”在2005年11月举行的长三角城市峰会上,江苏省淮安市常务副市长王向明甚至用上了一句流行情歌的歌词,用以表达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中正在排队等待进入长三角的10个“难兄难弟”城市的共同心声。
但是,“长三角今年不考虑扩容,待机再议。”这句来自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回应,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浇下。
一方面是暂不讨论新成员入会,同时又要讨论扩大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组成范围,这好像是一对矛盾。对此,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尤传礼解释说:“长三角目前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不扩容、不关门、待机再议”。所谓“不扩容”是指在时间上,长三角近期没有扩容计划;而“不关门”则代表着长三角始终敞开扩容的大门,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一旦时机成熟,长三角随时准备接纳新成员。
这的确是一道两难的题目。
但可以确定的是,“15+N”的模式创新,使一直困扰“长三角该不该扩容”的难题有了思维突破,也奠定了长三角合作开放的形式和体系。然而,并没有改变以地级市城市为合作主体的先天不足,大家不约而同地发问:难道长三角就是把苏浙沪其中的一部分精华城市再“画”一个圈?难道一个江苏省,属于长三角的苏南与苏北地区,要有不同的政策,实行“一省两制”?对于长三角来说,在加强“15+N”特色的同时,应进一步考虑如何与两省一市的“2+1”机制踩在同一个点上。
转折发生在2007年5月15日。这天,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参加,十几个中央部委和江浙沪的一把手悉数出席。在这次会议上,长三角的范围开始从16个市扩展到两省一市,“5·15会议”由此成为长三角发展的又一个标志点。
半年后的11月30日,沪苏浙三省市党政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国务院批准由三省市联合主办的“长江三角洲发展国际论坛”也于12月1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10天后,被称为长三角“八大”的峰会召开,这是确定两省一市之后的首次协调会。在这一连串密集的会晤磋商之后,各方就长三角新的地理空间范围达成共识,为未来长三角发展定调。绍兴市常务副市长钱建民还在协调会上即席赋诗一首:“申沪周边群星起,十年合作破难题。而今确定成国策,共建世界增长极。”充分表达出了当时的兴奋之情。
对于长三角来说,80年代第一次试验就是以省级单位为主体进行的,20多年后,又重新回到这一模式上来。在20多年的轮回中,长三角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实现了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也为下一步向安徽等周边省份延伸预留了合作空间与合作方式。因为“直接以省级行政机构参与分工合作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分析认为。
3+1:边界扩展第三次浪潮?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2008年岁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泛长三角”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这句话对安徽和苏浙沪来说,都是重新审视自身区域定位的一个新起点。
实际上,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让长三角跳出地理范畴,建设泛长三角经济区,早已成为部分学者专家热议的话题。
现实中,安徽等长三角周边省份,都已经构建起与长三角联系的客观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副部长侯永志告诉《决策》:“综合交通体系与便捷的现代通信方式等‘时空压缩技术’的应用,使得跨区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可能;同时,资本的流动,更让安徽与长三角在经济上紧密相连。”
因此,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充满激情地说道:“随着长三角交通的日益快捷和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增强,其面积会自然而然地扩张到苏北、浙南,乃至安徽、江西等地,即使一时没有名分,但终究会名至实归。”
综合来看,长三角扩容的三大方向:北上、南下、西进都已经清晰。因此,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认为:“从16个城市扩展到两省一市的那次浪潮已经过去,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次浪潮如何进行。”
在2007年5月扩展到两省一市的“2+1”模式后,北上与南下的问题在目前阶段已经解决,“西进”就自然而然成为下一轮扩展的主攻方向。在第三波的边界扩展中,不管是选择“3+1”还是“3+2”,或者是更具有开放性的“3+N”模式,安徽都会从长三角的边缘演变为泛长三角扩容的“最前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