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总统大选制度复杂,过程漫长,有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阶段。从“观赏性”上说,在世界选举中美国大选能拔头筹,一路看下来就像在看一场电视连续剧。
美国立国200多年,选战的激烈程度,恐怕数2008年为最,从预选一开始就“硝烟弥漫”。相对来说,共和党的预选比较顺利,麦凯恩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已成定局,就等着9初召开该党全国代表大会进行确认了。但民主党则还在希拉里与奥巴马之间进行着“肉搏”。民主党的预选,与最后选总统“选举人”的“赢者通吃”不同,而是按参选者的支持率来分配党代表数额。4月22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党内预选的最后一个大战役中,希拉里领先对手奥巴马10个百分点。这个结果,预示着民主党预选开始了又一个“加时赛”。
此前,在民主党举行的42场预选中,奥巴马赢了20多个中小州,希拉里则拿下了10多个大州。统计表明,奥巴马已获得1648名将参加总统候选人提名大会代表的支持,而希拉里则以1504名代表暂时落后。在此情况下,民主党内有要希拉里退出竞选的呼声。于是,希拉里赢得宾州预选让她暂时免遭出局,但两人的差距尽管有所缩小,却并没有发生逆转。在总的代表席位上,奥巴马仍然领先希拉里100多席。希拉里选情危机仍在,只有此后保持不败才能追上奥巴马。理论上,在6月3日预选阶段结束前,希拉里和奥巴马都不太可能获得赢得提名所需的至少2025个代表席位。现在,希拉里与奥巴马,谁都没把握胜出,但又互不相让。
民主党这次角逐总统宝座的,一位是女性,一位是非洲裔。如果他们中的一位最终战胜了共和党候选人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都将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这就使民主党的预选战更有了“观赏性”。但当人们仔细听听他们的言论时就会发现,在经济、伊拉克战争、就业等几个重大问题上,两人的主张与政策基本大同小异。因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他们之间的竞选就成了个人资质与魅力的对比。从这次宾州的预选结果看,希拉里获得蓝领阶级、女性和白人选民的支持;奥巴马则获得黑人、有钱人和刚加入民主党的选民支持。
本来奥巴马想凭借此前强劲的上升势头,一鼓作气拿下宾州迫使希拉里退出竞选。但因出言不慎而惹火上身。据报道,他在加州的一次募捐会上说,宾州和美国中西部小城镇和乡村选民因工作岗位的流失而心生怨恨,他们因此而迷信于枪支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不属于同一族类的外来移民也心怀反感。这番话让农牧民、枪支爱好者和拥有者颇感不快。希拉里立即抓住不放,指责奥巴马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脱离美国主流社会”。这让奥巴马相当被动,不得不一再作出解释,进行道歉。
而希拉里的人气落后于奥巴马,也与她的“不当言行”有很大关系。其一,她为拉选票而“吹牛”“撒谎”。例如希拉里绘声绘色地透露了她1996年3月在波斯尼亚访问时经历了种种危险;没过多久,她又在演讲中为说明国家的医保系统有问题举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例,但后来媒体披露事实真相都并不如她所言。其二,希拉里4月7日呼吁布什总统不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政治人士,尤其是作为总统候选人,在政治问题上立场不清注定要品尝苦果。果然,希拉里“抵制”说一出笼,立即引起舆论哗然,遭到各界的强烈指责,就连她的丈夫、前总统克林顿都无法认同她的这一反华论调。
接下来,民主党内还有9场预选,虽然从民调结果和选民构成等情况看,希拉里在肯塔基、西弗吉尼亚和波多黎各自由邦占有优势,而奥巴马则在北卡罗来纳、关岛、蒙大拿、南达科他和俄勒冈的支持者较多,在印第安纳州两人则难分伯仲。最后鹿死谁手,还需要一番较量。不过,民主党顾问丹·纽曼的话很有道理:“希拉里要实现逆转,只能等着奥巴马"掉链子";而对于奥巴马而言,保持现在的优势,即能赢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