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特种部队士兵在离开黎巴嫩的迈斯纳时欢呼。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颜旭):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出了所有军队,从而结束了在黎巴嫩长达29年的驻军。三年来,叙黎两国的关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仍处在低潮期。如何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双边关系是两国目前需要做出的选择。
叙利亚撤军后,黎巴嫩政坛亲西方的多数派和亲叙利亚的反对派力量僵持不下。原定于去年9月25日举行的黎巴嫩总统选举至今已经18次被推迟,黎总统职位也已5个月处于空缺状态,从而使黎巴嫩深陷政治危机之中,并成为中东地区新的动荡之源。
目前看来,影响叙黎改善关系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美国对叙利亚的敌视政策。表面上看,黎巴嫩政治危机是黎议会多数派和反对派的矛盾难以调和,实质上却是以美、法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叙利亚的政治对立。美国试图消除叙利亚在黎巴嫩的政治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抢夺中东地区事务的主导权;而叙利亚作为中东地区的政治大国,不甘心屈服于美国的制裁和强大的政治压力。去年底,美国总统布什公开指责叙利亚对黎巴嫩总统选举起到了阻碍作用。此后不久,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如果叙利亚在促使解决黎总统选举危机上不采取切实行动,法国将不再与叙利亚进行更多接触。叙利亚随后做出了强烈反应,宣布中止与法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合作,并指出美国的干涉是造成黎内部无法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叙利亚与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在黎巴嫩问题上产生的分歧。由于叙利亚拒绝接受沙特和埃及等国的要求,向黎巴嫩真主党等反对派施加压力,加快解决黎政治危机,沙特、埃及、约旦等国只派出了低级别代表团参加3月底在叙首都大马士革召开的阿盟峰会。此外,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和谈一直陷于僵局,而叙利亚与伊朗的关系近来越走越近,也对叙黎关系的走向产生了间接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叙利亚与有关国家的接触出现回暖迹象。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本月不顾美政府的警告,对叙利亚进行了访问,并强调不应将叙利亚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22日,叙利亚与法国两国外长在科威特举行的第三次伊拉克周边国家外长扩大会议期间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两国开始恢复通过外交渠道进行沟通。与此同时,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近来多次强调,无意孤立叙利亚。叙利亚和以色列也分别表示出准备恢复和谈的意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要求黎巴嫩各政治派别无条件地选举出国家的新总统。他指出,在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3周年之际,叙黎应通过建立全面的外交关系、划分两国的共同边界来重新阐明并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中东舆论认为,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在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国在中东和平进程和两国自身发展建设方面,都有着彼此依存的关系。虽然两国关系目前正在经历低潮期的阵痛,但构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双边关系仍将是两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