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阜外大街忆旧:关厢热闹非凡 月坛菜市熙熙攘攘

今日阜外大街

旧京时期的阜外关厢

  旧街旧景

  过去阜外大街是从阜成门吊桥(现立交桥位置)算起至甘家口,约有4里地左右。展览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辟,初称展览馆路)南口(这里原有从西直门经广安门至丰台的铁路)迤东为关厢,迤西为西关或称下关,关厢地段繁华热闹,特别是从教场口(现北营房中街西侧便道位置)往东,店铺鳞次栉比。记忆中有:饭馆酒馆和茶庄,羊肉床子(铺)猪肉杠(铺);大菜市(月坛牌楼下有菜市场)小菜床(旧时小菜店也称菜床子),馒头切面烧饼香(旧时有的牛羊肉铺带蒸包子,烙烧饼、豆馅烧饼、罗丝转儿等);油盐店大酱园,回汉糕点隔街望;豆腐房烙饹馇房,旁边紧挨铁工厂;水果店干果铺,和生米庄面粉厂;建材店山货庄,绒线麻绳大醋缸(山西人开的麻绳铺带售山西老陈醋);布店百货中药房,当铺门小有高墙;剃头棚理发馆,牌楼对面有澡堂;轿子铺挨棺材铺,冥衣烧活对杠房;煤铺带卖碎劈柴,草料铺里铡刀忙;张家店学孟尝,粥厂魏记名声响;教场口里清真寺,政府公安驻庙堂。


  可能有人会说了:前边的这段顺口溜绝大部分都明白,阜外大街关厢地段还真热闹,吃穿使用、生老病死、红白喜事,在这儿全能解决了。可是,最后一句“政府公安驻庙堂”是怎么档子事呀?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还很困难,一穷二白。人民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大多没有单独兴建自己的办公用房,尤其基层单位更是因陋就简。堂堂的一个街政府在破庙里办公,仍然做了大量工作,为国操劳,解民忧愁,实在令人感动。

  旧街旧事

  在50年代中期以前,整个阜外大街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月坛菜市了。头天晚上,各菜行接菜车的伙计扯着嗓子的互相招呼声,卖夜宵的摊贩的吆喝声、拉菜车的各种牲口的叫唤声,此起彼落,能吵到小半夜。第二天天蒙蒙亮,各菜行的职工、各机关团体学校的采购人员、趸菜的小贩、逛早市吃早点的人们又喧闹起来,声传老远,每天都是到10点多钟才渐渐消停下来。这一曲分早晚两个“乐章”的“马拉松式混声大合唱”一直“唱”了有三四十年。到50年代中期,阜外大街和月坛周边地区开始大规模改造建设工程,菜市搬迁到北礼士路内,这里才“曲终人散”。

  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街景和满街筒子飘溢着的各种香味,同样让人难以忘怀。春三月炸黄花鱼、炸大虾的香味和夏天里烧牛羊肉的香味,不管你是穷是阔,这两种香味儿都会一个劲儿地往你鼻子里钻。秋天各种水果的香气,冬天烤白薯、煮麦茬小白薯、糖炒栗子和粘糖葫芦、吹糖人儿、画糖画时熬糖稀散发出来的甜蜜味儿,引得人用鼻子可着劲儿地闻——反正闻多长时间也不用花钱。年根儿底下,整个关厢地段几乎成了一个大集市。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摆的、送的,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还有平时少见的现写现卖春联、斗方和代写平安家信的,“挂钱儿”和年画也是到过年才有。从早到晚,人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令人回味无穷的还有:大年三十、正月十五、七月十五这几个夜晚,街上又成为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的大舞台。天上的星、月与地上的灯、花(花炮、焰火)交相辉映。真是:天上人间,人间天上。

  当然,我也忘不掉解放前每到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季节,街角、旮旯,时有“倒卧”出现的惨景。那是饥寒交迫流浪街头冻饿而亡的呀!解放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往西一过铁道,景象就大不一样了。路北侧紧挨着铁道有一个硕大的黄土坑,土质特好。一些城市贫民或四乡农民常在此挖取黄土,用排子车或小驴车运到大街小巷去卖,以此养家糊口。这就是旧京365行之一“卖黄土的”。当然,也有自挖自用的。此处即为现今宽阔的展览路南口的原貌。路南侧紧挨着铁道的是一个硕大的苇坑,叫杜家坑。北京开始有无轨电车那年,苇坑被填平,修建了北京市无轨电车一场,现为三里河东路北口。由这两个大坑往西有两条隔街相对的胡同,分别叫南露泽园、北露泽园(旧称漏泽园)。两条胡同口分别有两、三家小店铺。胡同内曾经分别有几座古刹。南有普济药王庙、泰山圣母宫;北有关圣庙、扣钟庙、黑塔寺等。在解放以前均已圯废,但是,解放后好长一段时间还保留着扣钟庙、扣钟北里、塔寺等地名。上世纪90年代,因拓宽展览路,北露泽园彻底消失了。而南露泽园早在50年代末就盖起了楼房。

  由南、北露泽园再往西至甘家口就成了穷乡僻壤了。距南露泽园不远的路边有两座穆斯林风格的青砖大墓相邻。一座是京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大师之父马西园老先生的坟,旁边是马家自建的小礼拜寺专供纪念老爷子用。另一座是筛海坟——“筛海”是伊斯兰教中德高博学、教义精深的学者。两座大墓迤西、迤南,是一块挨一块的私家坟地,地名叫洪茂沟。而马路北侧,史书上记载的古刹保留到解放初期的有慈悲院、倒影庙。50年代初,在这里开办的华侨补习学校一度小有名气。据史书记载,甘家口及佐近还曾有过报恩寺、天仙圣母祠、广福禅林、大悲庵等,在解放前就早已无存了。

  阜外关厢还是一处回民聚居地。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开办了只收回民子弟的初级小学(一至四年级)——育生小学。1951年夏,我从该校毕业。这所学校后来扩建成完小(一至六年级)。“文革”中清真寺被拆毁,现在的北营房中街就“穿”寺而过。前边的顺口溜中提到的和生米庄、张家店就都是回民开办的。粥厂魏记也是回民但不是买卖字号,而是开粥厂舍粥。魏家富有,那两座并肩立于路南的房屋高大青砖到顶的四合院,在阜外关厢属于鹤立鸡群的建筑,前廊后厦,院墁方砖,真有“天棚鱼缸石榴树”,而没有“先生肥狗胖丫头”。魏家乐善好施,常在冬季开粥厂舍粥,过年还增添馒头、窝头。而且,不论回民、汉民,来者人人有份儿,因而,有“粥厂魏”之誉。和生米庄,因门窗的木框和明柱都涂以绿漆,而被习惯地称为绿门粮店,简称“绿门儿”,是阜外大街唯一一家专营粮食的买卖。老东家李贯一老先生是北京昌平西贯市人。他为人豪爽仗义,不仅买卖真正做到质好量足,童叟无欺,而且对贫困者、危难者多有照顾。因而,在家乡和阜外地区的回民中很有威望。一次,粮店失火,老先生当机立断,不顾个人安危,指挥伙计们用杂合面、豆面,甚至白面及时扑救,抢在救火车到来之前将火扑灭,因此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更没有殃及左右相邻的店铺。此事一时传为美谈。1956年,和生米庄参加了公私合营。张家店是阜外及以西广大地区最大的旅店货栈,开业于清末。第一代东家张松山老先生祖籍山东济南济阳县。该店在大街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大四合院,共数十间房。北院客人以拉骆驼的、赶大车的,推小车的等脚行人居多。南院多投宿文人墨客、下层官吏、普通过客。张老先生及其后人均平等待客,一视同仁。更应该称道的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平西根据地进城执行任务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不少进城前都在张家店落脚,受到热情接待和掩护。该店还被当做地下党组织向山区运送医药等物资的中转站,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1956年,张家店公私合营。

  旧街新颜

  自1953年阜外大街和月坛周边的大规模改造建设开始起,一切都变了。先是月坛菜市迁移到北礼士路内,月坛牌楼被拆除。继而开辟出与旧大街并行的新马路,旧大街一度改称为阜外北街,所有的破庙相继被拆除,路南率先建起了高楼大厦。60年代,老的南礼士路开始改建,并移至现在的位置,并且最终由新路完全替代了老路。70年代中期,铁道被全部拆除,开辟并通车了十多年的展览路与三里河东路贯通。90年代初,北礼士路南口也移到现在的位置,南、北礼士路又贯通了。1996年,阜外北街与新马路之间的狭长“孤洲”上的包括张家店、粥厂魏记大四合院在内的所有民居和店铺全部拆迁,两路打通成现在的样子。有数百年历史的阜外大街建成为两侧高楼林立、具有多条车道、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道,彻底地旧貌换新颜了。(张国庆)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廖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