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的“大限”已近。美容顾问林芳菲最近网购了一个印有“hellokitty”图案的环保购物袋,“可以轻松叠成一小团,出门购物时带上它,很漂亮!”
对于媒体上一些超市上演疯狂“套袋”、市民“囤积”超薄塑料袋的报道,林芳菲觉得很难理解。
这两天上街,她都带着新买的环保袋,“每次看到大街上拎着这种具有环保和时尚元素购物袋的年轻人迎面走来,都会有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感觉真好!”
刚进入某软件公司工作的郭易觉得林芳菲是“伪环保”。“买这种袋子的人,一般都是冲着时尚去的,而不是出于环保的目的。”
“我愿意为自己的污染消费买单。”郭易说,塑料袋太方便了,一时还戒不掉,收费塑料袋也就是三五毛钱的事儿,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个限令而特意去买个袋子。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益派市场咨询公司联合进行一项调查(2115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38.5%的人认为时尚有利于环保理念的推广。还有34.9%的人认同“环保就是一种时尚”。
8万人潮的“绿色”热情,成为某高校金融系大二学生刘洋去年在“迷笛音乐节”做志愿者经历的难忘镜头。很多人询问环保活动的内容,光顾环保产品义卖场,即兴在涂鸦墙上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观点。当专为环保而作的《Go,Green》唱响时,台下数万狂欢的观众一起做出了“我爱你”的手势。
某建筑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师郭饴则认为,时尚是一种短期行为,变化节奏很快,而环保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也有人认为,年轻人都爱追赶潮流,比如电子产品不断更新,造成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增加,这和环保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那其实只是表面的时尚,只顾眼前的享受,而我们应该立足长远,崇尚可持续消费、适度消费的价值观。”绿色和平媒体主任王晓军说,拒绝塑料袋,使用再生纸,减少使用空调的频率,驾驶小排量车等才真正代表着时尚。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题客调查网联合对公众环保意识进行一项调查(2115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52.3%的公众认为,环保的最大动力是有益自身健康。16.2%的人选择了“降低生活支出”,11.8%的人认为是“时尚”。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和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组也联合公布一项《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多数公众的环保行为通常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为主。
“环保和切身利益相关的时候会最有效。”郭饴介绍说,现在人们装修,虽然环保材料的价格要高出近三分之一,但是95%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使用,就是因为室内环境对人身体的健康影响是最直接的。
“竟然还有人用塑料袋装饭菜,太不健康了!”某高校大四学生徐弘从没使用过塑料餐具,他宁愿带着碗去打饭。因为他知道,一次性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调查中有23.2%的人每天都提醒自己注意环保。刘洋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的包里总是装着一双筷子,吃完饭直接装进相配的一个小布袋里,回到宿舍以后再清洗。
他的做法也影响着周围的人。有一次和朋友出去吃饭,他们把餐桌上原有的一次性筷子摆到一起,看起来就像一个火炬。然后把店内部门经理请来,友好地向他反映了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应向顾客说明提供消毒筷子的意愿。“在聚餐的同时也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好很强大,很有成就感。”
北京某高校旁边的一个小饭店对餐巾纸的使用也做了限制,每人一张,多用则要收费。“纸巾都是原生木浆做的,浪费了多可惜啊。”饭店老板说,正因如此,他这家小店铺做了这个限制,客人们也很理解。
“环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把它融入生活,在洗漱的时候少用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打印时用双面等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有网友留言。应对禁令的做法不同,人们对环保的体会也各有不同。调查中有87%的人表示不会刻意,但是会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行环保。漫画: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