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拥挤的“老航站楼”(资料图片) |
曾经拥挤的“老航站楼”(资料图片) |
曾经拥挤的“老航站楼”(资料图片) |
老航站楼最后一天接送万余旅客
奥运会前天津机场老航站楼将不做任何改动 奥运会期间作为备用航站楼
新航站楼今起纳客
快报讯(记者侯砚 实习生冉隆江 摄影记者谷岳)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今日零时正式启用,与此同时“老航站楼”将告别旅客。据悉,在奥运会前,“老航站楼”将不做任何改动,作为奥运会期间的备用航站楼;奥运会后,天津机场西区,包括“老航站楼”在内将作货运使用。
由于“五一”临近,昨日天津机场“老航站楼”的客流量比平日里略有提升。昨日凌晨3时,“老航站楼”迎来了首个进港航班——海南航空公司由海口飞往天津的航班。而昨天,第一个出港航班是奥凯航空公司由天津飞往哈尔滨的航班,早上6时45分,承担任务的飞机顺利起飞。
对于“老航站楼”的“最后演出”,由于机场工作人员陆续贴出了今日转场的通知,许多旅客利用候机的时间纷纷掏出相机和“老航站楼”留影。直到晚上9时35分,最后一班出港的山东航空公司4718次航班起飞,“老航站楼”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
昨晚,在天津机场“老航站楼”门前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称,“今天是最后一次在这里等活儿了,明天我们也要跟着‘飞机搬家’到新航站楼。在这里接送旅客已经近6年了,生意一直不错。相信,以后到了新航站楼,旅客会更多,生意也会更好。”最后,李师傅让记者帮忙,为他和出租车以及“老航站楼”留下一张合影。
据介绍,昨日在“老航站楼”的起降航班一直持续到今日凌晨才结束。机场工作人员称,按计划“老航站楼”最后一天执行的进出港航班为110架次,旅客吞吐量万余人次。
新航站楼动工前
机场五次改扩建
据介绍,今日投入使用的天津机场东区新航站楼是天津机场的第六次改扩建项目,本期工程的投入使用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整体规模扩大了三倍,年旅客吞吐量可达到1000万人次,而在此之前的近70年里,天津机场历经了五次改扩建。
天津机场的前身
天津机场的前身为日本军用机场。1939年,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在华统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需要,选中了河北省天津县张贵庄东北、朱家庄(今东丽区朱庄子)以南的大洼修建了军用机场,1942年完工。
第一次改扩建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张贵庄机场,1950年2月,政务院决定天津张贵庄机场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接管,国家决定扩建天津张贵庄机场,机场等级为B级,为民航客、货运输的主要起止站。扩建工程于10月4日动工,1952年11月15日竣工,修筑2000米水泥混凝土跑道一条,修筑水泥混凝土平行滑行道及中联络道各一条,机坪4处。
第二次改扩建
为改善机场飞行区、排水及地面设备条件,1958年6月,中国民航局批准了张贵庄机场第二次改建工程设计书。1959年4月19日开工,同年10月15日竣工。
第三次改扩建
1973年8月14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了天津机场第三次扩建的报告,并将天津张贵庄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列入1974年国家基本建设规划。这次扩建,是机场自修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建成长3200米跑道一条,联络道五条;新建高25米指挥塔;新建5500平方米的候机楼。
第四次改扩建
1989年5月17日,天津机场第四次扩建工程开工。经过四次扩建,天津机场已具备相当规模。设计能力为年起降飞机9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为200万人次,年吞吐货物可达8万吨,飞行区等级为4E级。
第五次改扩建
进入新世纪,天津机场各项改扩建工程陆续进行,主要有候机楼国际区改扩建工程、国内候机区改造工程等,使设计旅客吞吐量达到26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