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客比免费开放初期少了很多。摄影 时报记者 杜 翠
省博的古货币展厅,工作人员抓紧展出间隙打扫卫生。摄影 时报记者 杜 翠
“我们从这周开始被迫要用以复制品替代油画真品展出了。”昨天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卢馆长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昨天,正好是广州的4家文博馆免费开放的“满月”日,记者了解到,这一个月来,虽然参观者总体还算文明,但也给各大展馆开出了不少难题:因不堪一些游客触摸油画展品之“苦”,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拟从本周起以复制品替代油画真品展出;阿公阿婆带干粮每天光顾展馆,把展馆当公园……
问题一 展馆当公园 阿公带干粮一坐一整天 广州的4家文博馆免费开放一个月,参观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相关场馆发现,参观者素质不错、不文明现象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
展馆免费开放了,那里面幽静的环境自然吸引了一些附近的市民经常光顾,一些游客甚至把展馆当成了公园日日光顾。家住农讲所附近的李伯今年60多岁,他告诉记者,自从免费开放后,他几乎每天到农讲所“坐一坐”,或跟同龄的一些老人聊聊天,或到院子里散步,“有花有树,空气不错”。记者也发现,在农讲所的院子里,有一些老人坐着闲聊,也有父母带着孩子在院子的草地上玩。农讲所的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市民到纪念馆的院子里来“消遣”而非参观,但该馆基本采取宽容态度对待,“只要他们不干扰别的游客,一般不干涉”。
把博物馆当作“休闲”场地的现象,在黄埔军校纪念馆也不少见,工作人员反映,有些阿公阿婆带着干粮和水,结伴前来,有时“在馆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该馆对此同样十分宽容,卢馆长认为,“免费开放本意是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只要他们不影响他人参观就行。”
问题二 观众穿拖鞋 时装鞋与拖鞋很难区分 省博副馆长莫鹏告诉记者,该馆碰到的最大难题是观众穿拖鞋问题。原来,因为博物馆是高雅艺术的殿堂,要求观众必须衣冠整齐,而穿拖鞋参观不仅不雅观,而且不安全。但有些观众虽然衣服整齐,但穿着拖鞋前来。这给工作人员出了难题,有些拖鞋是时装鞋,即虽然是拖鞋,但却是时装款,不同一般意义上的拖鞋。还有人穿着两用凉鞋,既是普通凉鞋,又可当拖鞋穿,这样的情况,让工作人员十分为难,最终只能给提醒,做说明,“下次请勿穿拖鞋。”
问题三 用手摸油画 见一个劝一个但无法杜绝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则面临藏品保护的有关难题。该馆卢馆长介绍说,早在免费开放首日,油画馆里就发生有些观众不听工作人员劝阻,不仅近距离观看油画,甚至还有人用手去摸。尽管后来相应增派值班人员,考虑增加围栏,让观众与油画保持距离。但该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游客用手去抠油画真品,虽然工作人员见一个劝一个,但随着游客量增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利于保护文物。”
在这种“无奈”下,再考虑到最近天气潮湿的原因,该馆计划本周起撤下油画馆的原件作品,“以复制品替代展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而据说,该馆还计划对油画馆展出油画真品从时间上进行控制,“每年将不超过2个月”。
-七嘴八舌 复制品替代真品合不合适? 大学生:
看复制品不如上网看
中大学生小邹说,此举感觉不合适,因为人们进博物馆看展览,就为“一睹真容”,看真真实实的东西。如果看复制品,“从书上、网上不就可以看到吗,那还去博物馆干吗?”
市民:
为保护文物可以理解
市民刘先生则说,对该做法表示理解,因为文物毕竟是文物,一旦损坏将是永久性的,所以还是保险点好。
业内人士:
硬件原因导致出此下策
省博有关人士认为,各馆硬件条件不同,以该馆来说,各类展品包括画作,都陈列在玻璃柜内,危险性就少了一层。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或在硬件、人力上还有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相对保险的做法。但该人士还表示,藏品的质量是吸引游客参观的一个核心因素,如果观众来参观,看到的是复制品,“参观质量必然大大下降”。
-前景展望 免费了如何吸引游客? 加入互动项目、更新展柜,各大展馆出奇招拉客
广州的4家文博馆免费开放一个月,与免费开放初期相比,现有参观人数已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总量比“收费时代”多了一半。免费开放的新鲜感退去后,如何吸引更多“回头客”,如何让上博物馆、看展览成为市民的习惯和爱好,已成为各馆思考的问题。
据了解,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除了将在“5·18世界博物馆日”推出包括“当一回黄埔军人”和“征联大赛”等活动外,还会开展“亲子活动”等互动项目。带小孩的游客可以向工作人员领取一张“考卷”,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参观博物馆,答对了题目就可以获得奖品,“参加活动、获取奖品都是免费的”。
三元里博物馆则在展柜设计、展品陈列方面“下功夫”,据介绍,今年下半年该馆将对目前的展柜进行“大换血”。年底之前,更加新颖和便于参观的展柜就会与游客见面。
-编辑点评 文物保护不应采取消极方法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部分素质不高的观众随便抚摸展品,用手抠挖油画真品,带来保护难题。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计划本周起,撤下油画原作,“以复制品替代展出”,以“更好地保护文物”;油画真品的展出“每年不超过2个月”。此举意味着今后目睹文物油画真迹的机会将人为地大大减少。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管理问题,展馆方面一直提出种种担忧。诸如“人潮剧增”、“观众素质不高”等等,在证实是纯属猜想之后,又仅因极个别人的违规抚摸而让展品“去真存伪”。笔者觉得,这种防卫心理似乎有过当之嫌。
随意抚摸展品的不文明行为,肯定是存在的。好像广州当年为迎接某某节日,把名贵鲜花摆上街头,结果节日一过鲜花被哄抢一空。这与其“问罪”于市民素质,不如责怪自己处置不当,因为这种“哄抢”是预料中的事,为什么事前不加防范?同样,抚摸展品也是完全可以预知的,要在管理上加以制约,真的就无法可施?
要让展品免遭抚摸,应说不是什么天大的难题。适度的隔离,加装摄像头并告以文物破坏的处罚法规,或者干脆把油画嵌入玻璃架内,都可以收到既定效果,野蛮伸手的观众毕竟只是极少数。以复制品代替真品,应在穷尽所有办法而难以奏效之后才予采用,而目前显然未到这种时候。
以复制品出展,会降低展品应有的历史真实效应。历史遗物可以仿做,但它作为岁月见证者的地位及其特有价值,是无法克隆的;积淀在它身上的历史硝烟及所透视的特定时空,其对后人的述说与启迪,也是复制品无法替代的。免费开放的一大目的,是为了让其广示后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应有作用。让复制品出展,只是一种消极保护措施,我看行内专家和广大市民都难以认同。
记者 成小珍 实习生 邹捷 摄影 杜 翠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