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8日讯记者李立互联网实验室今天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计算机软件的盗版率由2006年的52%下降为41%,最为严重的操作系统软件盗版行为得以遏制,其盗版率由2006年的68%下降为39%。
盗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和企业推广软件正版化已取得成效。
中国软件盗版率年度调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互联网实验室承担课题研究任务。2007年研究结果表明:以盗版软件折算为市值计算,软件产业(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产品、软件服务、系统集成等)的盗版率由2006年的24%下降为20%:按当年安装的计算机软件总套数计算,盗版率由2006年20%下降为13%;按当年安装的收费计算机软件套数计算,盗版率由2006年的63%下降为56%,其中单位用户由39%下降至35%,个人用户由78%下降至69%。
调查显示,盗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政府部门和企业推广的软件正版化工作已取得成效;另一方面收费计算机软件比例明显下降,免费、开源软件和预装正版软件快速发展。
调查结果还揭示了软件盗版行为的发展趋势。在盗版行为及其损失均明显下降的同时,用户安装软件的总套数水平在上升,显示计算机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增长。另外,涉及收费的软件安装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收费软件占全部安装软件的比例明显下降,说明软件安装数量的增加主要源自于合法免费资源,反映了免费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快速发展。
上述调查数据反映出的盗版下降趋势,与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调查显示的趋势一致。据悉,BSA承认,在新兴市场中,盗版率持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中国,从2003年到2006年,盗版率已下降10个百分点。他们认为,盗版下降和盗版损失的挽回,是中国政府努力的结果,包括带头使用正版软件、要求PC厂商和销售商预装正版软件以及不断加强政府执法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