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自来水工程的总指挥周学熙 |
宣统年间的水票 |
历史:谁让自来水“来”到京城
文 陈 凯
北京自来水于1908年开建,到现在整整100年了。
作为13亿人的国都北京,从重大的国家政务活动到城市建设、运转的方方面面,没有一天能够离开自来水的供应,然而,有多少人知道或曾追问:京城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时候、在怎么样的历史条件下、由谁主持操办这项工程的?
这就要从100年前说起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的一天,慈禧太后于颐和园召见不久前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调升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说到京城屡遭火患而问计于袁“防火有何善政?”袁世凯“以自来水对”。
周学熙(1866-1947),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周馥,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官至两江、两广总督,也曾任四川、直隶布政使,属大清官场要员。周学熙本人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起在袁世凯手下效力,协助袁推行“北洋新政”,成绩彰显,如周自述:“蒙袁公深赏,遂逢知遇,叠绾要差”,先后出任银元局总办,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督办,北洋支应局总办,官银号督办,署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经袁奏保,加“二品顶戴”,后又奉旨赏“三代正一品封典”。同时又是经营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等近代工业,亦官亦商的知名企业家。
调周学熙入京筹办自来水,毕竟是件公事。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农工商部三位大臣联署,呈奏折称:周学熙在直隶“历办工艺局厂,成绩昭著”,属“谙悉商情、声望素孚”之员,“总理京师自来水……必能措置裕如,不负委任”。不数日即获准。周随即入都,派在农工商部丞参上行走,具体承办筹建京都自来水事宜。
周学熙并没有受过供水工程一类的专业训练,更非精通自来水事业的行家里手,但他凭借着对国外近代工业文明的了解,以及在直隶创办实业所积累的经验,以超常的速度,当月便拟就了《创设京师自来水公司大概办法》,文不足千字,却是一份全面的、纲要式的自来水筹建规划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公司定性为“官督商办”,“定名为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一切按照公司商律办理,以符名实”。官督商办是当年政府财力不足,于民间集资办实业的一种时兴做法,后来被概括为“官任监察保护之责,商任集股经理之事,官商协力维持,于是乃臻妥善”。
第二,筹集建设资金。公司初创,“首以召集股本为要图”,创建自来水是项大工程,“需款繁浩,非厚集股款决不足以济事”。拟定募集300万银元,分30万股,每股10元;又规定“专招华股”,以保护民族企业权益。为鼓励先行投资人士,将予以优惠。所有招股事项,统由设在天津的直隶官银号承办;在股本未集齐前,创办自来水公司的费用,由官银号先行垫付。
第三,“筹足水源为第一要务”。这是创建自来水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否则将成为“无米之炊”。周学熙在“连日履勘近郊水道”的实践基础上,确认“以安定门外沙子营迤下孙河水源尚旺”,即今位于朝阳、顺义二区交界,温榆河一带。其上游分别是北山沙河及西山清河,合流至孙河,“水势颇大”,拟“就河筑大圩一区,储水足供两三个月之用”。另一工程为铺设输水管网,需请“奉辰苑(主管皇家园林、河道的机构)、民政部、步兵统领衙门”等部门协同,勘查城厢道路、沟渠、依实绘图备用。
第四,请求官方予以政策支持。鉴于工程成本巨大,“且事属创举,民间风气未开”,估计二三年内难保股东应得利息,故要求参照外国对民间公益事业“率由国家给予补助金”,以及近年直隶兴办实业予以官款接济的做法,由直隶总督统筹,每年拨官款15万两。做“保息”之用,待公司运转正常,再“分期缴还”。同时,要求比照铁路建设先例,凡经“关卡暨京师崇文门,一律豁免厘税”,以减轻建设成本。
至于其他如招股办事,拟定详章,定机购料,选用员司,招募技师、工匠等,概由周学熙“分别妥筹”,全部工程估计需时二三年。
农工商部据此奏专折呈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遂即获准,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