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4时,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好运北京”女篮比赛的现场。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风呼呼地吹,下起雨来。
赛场周围几个“小红帽”熟练地套上一次性雨衣。
刘丽娟还在忙着核对入场观众的票根,她的身后,“同事”朱兰正试图帮她穿上雨衣。
他们都是“好运北京”的志愿者,也是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候选人。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吉林,是京外志愿者。
大约半个月前,来自京外30个省(区、市)的240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骨干参加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吉林、江苏、广东等地的48名志愿者骨干在培训后还要参加花样游泳、击剑、篮球等测试赛志愿服务。包括刘丽娟、朱兰在内的8名吉林志愿者和其他8名江苏志愿者在五棵松篮球馆进行“实战演习”。
这些京外志愿者骨干中,有学生、警察、公务员、企业老总、公司业务员和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放弃工作、休息时间来到北京参加集训,穿制服、吃盒饭、住高校、坐公车,返乡后各省的8名骨干志愿者还要在本省其余92名志愿者中“现身说法”,把在京城的所思、所学与大家分享。
据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从30个京外省(区、市)招募3000名赛会志愿者,团中央负责牵头京外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
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项目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京外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原则上由各地团委负责具体操作和协调,“各省市自治区的师资状况不一样,培训的内容和效果也不容易统一,还是做一次专业的、集中培训比较好。”
为此,团中央决定由各省挑选8名骨干志愿者赴京参加集训,返乡后再由骨干志愿者向其他人教授专业知识。
“回去后,我一定要跟大伙儿强调安全问题。”长春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冯禄是吉林选拔的志愿者骨干之一,他已经着手准备返乡后的教案了。
他认为京外志愿者服务奥运会期间最应注意自身的安全。他说:“志愿者上下班,除夜班返回外都要自己坐公交车往返,志愿者人少的时候还比较容易管理,志愿者一多、观众再一多,就不好办了。”
这几天,冯禄每天都要“护送”几名女志愿者“上下班”,“如果不是亲身参与,这种问题很容易就被忽视了。”
江苏志愿者骨干蒋全俊则更加关注志愿服务的细节。
“检票时只能瞄一眼,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看清时间、场次、姓名、外貌?要有步骤地看才行。”蒋全俊还拍了好多篮球馆的照片,“回去还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场馆的设施和布局,一定要熟悉场馆,不能到时候观众一问,你啥都说不上来。”本报北京4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