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下旬,昆明陆军学院组织即将毕业的200多名“4+1”学员赴云南边防某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现地合成教学,目的是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缩短学员任职适应期。
毕业于国防科大的学员小秦,平时几乎每次军事理论考试都在90分以上,大家都称他“军事通”,可在组织潜伏示范训练时,班长指出了他6处错误。
类似小秦这样“缺斤少两”的学员并非个别。在现地教学中,有的组织巡逻,虽然熟知教科书上的程序,但途中却频频露怯;有的往队前一站脸红心跳,口令不当,底气不足,等等。
在现地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该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4+1”学员受过大学教育,知识水平高,眼界视野开阔,但实际运用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中队学员小周毕业于信息工程大学,到连队前了解了许多基层干部如何密切官兵关系的案例,想模仿着与战士打成一片。可没想到,与战士相处几天后,战士们并不买他的账,关系不热不冷。带队干部同小周一起分析情况,出现这一问题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恐怕仅仅模仿书本上的“套路”是不够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地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有过小周一样的遭遇,约40%的战士认为和“4+1”学员关系一般。从基层还反馈了这样一组数据:57%的官兵认为“4+1”毕业学员最欠缺的就是军事素质,75%的战士认为他们在组织指挥能力方面还比较弱。
热身中找差距,返校后补短板。学院邀请“老边防”和从本校毕业的干部与机关、教研室、学员一起召开座谈会,请他们就学院改进教学工作提出意见。有的说,学院要在打牢学员献身国防思想方面多下功夫,不能只满足于学员口头上服从分配,一到了艰苦地区尤其是边防就不安心。有的说,教学与边防实际结合不紧,过分注重理论,毕业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不够强,等等。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学院抓紧梳理归纳,制定出百余项改进方案,并付诸实施。
现地教学也让学员亲身体会到了自身的差距。返校后如何“补差”有了紧迫感。几个学员队自发组织座谈会、情况分析会,查弱项、补短板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不少学员感慨地说,一年的任职教育时间紧、训练任务重,加上长期的学历教育形成的惯性,重理论,轻实践,对军事的学习也大多停留在理论上,以为军事理论过关了,到部队后按书本来就行了,但一实践远不是那么回事,短板还真不少。感慨之余,学员们抓紧利用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夯实基础,加强实践锻炼。不少人还利用业余时间,请“过来人”给自己开小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