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为太湖“皮肤病”的蓝藻污染,湖州人已经习以为常。 |
|
湖州市白雀乡小梅口是太湖边的一个渔民聚集区,渔船像漂浮在绿色油漆上。 |
太湖治“藻”战提前打响
去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导致江苏无锡500万人无法正常用水
今年来得比往年早 环保部门表示 将全力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前日,有消息从江苏省环保厅传出:“太湖蓝藻发生的面积、频率以及藻密度峰值都与正常年份水平持平,目前未出现大面积暴发的现象。即使大面积暴发,也能全力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 这无疑让“太湖水边”长大的人,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下来。
今年2月始,江苏省就开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太湖蓝藻生长情况,每天组织对无锡太湖小湾里、沙渚、锡东三个主要饮用水源地、“引江济太”调水通道和出入湖河道水质进行加密监测。
然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也强调,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条件短期内难以消除,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他也不无担忧地表示:“太湖2008年仍有可能大规模暴发蓝藻水华。”
蓝藻治理,症结何在?近日,本报记者前往太湖南岸和西岸实地调查。
文/图 本报特派记者 曾向荣
去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导致江苏无锡500万人无法正常用水,人们对此记忆犹新。对生活在中国这个第三大淡水湖南岸的浙江湖州人而言,蓝藻并不陌生。由于近期太湖南部部分水域出现蓝藻,湖州随即进入聚光灯下。
蓝藻常有市民司空见惯
湖州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25日上午,记者来到湖州市白雀乡小梅口,这是太湖边的一个渔民聚集区,也是今年太湖最早出现蓝藻的区域之一。几户渔民正坐在岸边修补渔网,渔船则停靠在他们身后。多年来,他们一直依 靠在太湖里打捞鱼虾为生。
记者发现,在船只旁边的水面上,聚拢着一些蓝藻,看上去绿油油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油光,像绿色的油漆。记者把手伸入水中,感觉有点黏,再把手拿出来时,手上好像涂了一层油漆。
对于这些被称为太湖“皮肤病”的蓝藻污染,渔民老周觉得习以为常。“这些年来,这里的蓝藻每年都是这样,泛滥成灾了。”老周告诉记者。水温升高使得蓝藻更易生长,这对当地人来说已是常识。他说,最严重的时候,水面上的蓝藻有四五厘米厚。“10月份蓝藻最多的时候,我打鱼用的网子上都沾满了蓝藻。”老周指了指他手上的渔网。而在7月、8月份,一些蓝藻死亡腐烂,臭气熏人。
随后,记者坐车沿环湖大堤往湖州下辖的长兴县夹浦镇方向走去,绿色——蓝藻的标志色,又一次进入视线。在湖边的芦苇旁,聚集着大片大片的蓝藻。
而在与太湖相连接的一处河道口,蓝藻已经繁殖成片。一位路过的村民说,他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喝的都是太湖水,但如今,“太湖的水污染那么大,谁敢喝啊。”村民对蓝藻之害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他们村,吃的是山上引下来的水,不能再靠湖吃湖了。
而在河道与太湖口连接的闸门内,水面上浮着大片的蓝藻。村民介绍说,闸门用以防洪,一旦太湖湖水上涨,闸门就会关上。由于前几年倒灌的湖水带着蓝藻,河道干脆就封了,但闸门内水塘里的蓝藻却越积越多。
不容乐观的是,太湖蓝藻开始影响到湖州内河的水,因为太湖的水带着蓝藻倒灌进了内河。在湖州市区的内河,记者发现了大片蓝藻的踪迹。在市河,绿油油的蓝藻在水面上漂浮。但当地人对此司空见惯,悠闲地在河边的凉棚下喝茶聊天。而在该市城西自来水厂所在的西苕溪河,记者也发现了一些蓝藻。
太湖“患病”“渔民上岸”
湖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周建明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州市南太湖蓝藻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对湖州而言,太湖北岸的无锡饮用水危机直接促使太湖南岸的湖州。
太湖“患病”,湖州也开始“吃药”。在湖州当地小有名气、有着10年历史的“湖鲜一条街”,去年下半年开始被拆除,所有的餐船都停业,政府出资给予赔偿。停业的原因之一,就是蓝藻,因为餐船带来的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太湖,这加重了南太湖部分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太湖受蓝藻污染,和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密不可分。当地人称,“湖鲜一条街”的旧址上将建新楼。
此外,当地政府还启动了“渔民上岸工程”。小梅口的渔民老周告诉记者,他家里原本有3条渔船,去年无锡发生蓝藻危机后,他和附近其他渔民每户只能留一条渔船。
“这里的渔民大概有六七十户。估计再过两个月,我们就得搬到岸上去住了。但以后的生计该怎么办呢?我还没去想。”老周告诉记者。
自祖父辈开始,老周的家族就开始在小梅口以打鱼为生。他回忆说,他小时候没见过这么多的蓝藻。在他看来,这些年来蓝藻污染如此严重,跟太湖沿岸的小化工厂有着直接的关联。
对于这些渔民,蓝藻的泛滥,其直接后果就是让他们打鱼的收入大大减少,不能再靠湖吃湖了。老周对记者表示,由于蓝藻覆盖了湖面,水里缺乏充足的氧气,鱼虾也很难活,抓上来的都是死的,卖不掉。
由于太湖水被污染,被称为“太湖三宝”之一的太湖白虾也日益珍贵。老林说,白虾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水质不好就难以存活。
“这几天,这里的蓝藻少了些,因为刮的是东南风,被吹到湖中央去了。”老林说。他感叹,“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一美好景象,至少在蓝藻漂浮到水面的时候,是感受不到了。
防治蓝藻成常态
蓝藻对于湖州并不是新鲜事。去年5月到11月,太湖被蓝藻纠缠时,影响波及湖州城北和城西的两个水厂。而在2006年8月,由于高温少雨,河道水位较低,太湖水倒灌湖州内河,湖中的蓝藻随之而入,在内河河面形成绿色油漆般的蓝藻层,威胁到湖州两个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的水源。但当时蓝藻暴发时间短,自来水厂可以用技术手段处理,没有造成供水危机。
但无锡的饮用水危机警醒着湖州,正如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所言,“湖州现在没有暴发蓝藻,不等于今后就不暴发”。
在几天前举行的湖州市太湖蓝藻防治工作会议上,该市市长马以在会上强调了四个确保:“确保我市不发生蓝藻恶臭现象,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确保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确保污染物总量逐步减少。”马以称:“进入5月份后,随着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光照充足,蓝藻将进入旺盛发展期,防治形势趋于严峻。”
“有专家认为,蓝藻的暴发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对我们来说,防治蓝藻的工作进入了常态。”周建明告诉记者。
蓝藻也分好坏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志礼教授从事藻类研究50多年,他说:“喜高温和光照是蓝藻的重要特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快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这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现在已知有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专家分析称,在这些品种中,既有“好蓝藻”,也有“坏蓝藻”。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就属于其中的念珠属。“坏蓝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属的蓝藻。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这些“坏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汉斯·派尔把这种蓝藻称作“湖泊里的蟑螂”。美国各地政府曾经投入巨资治理各地水系。几乎全世界的主干水系,包括维多利亚湖、波罗的海、伊利湖、五大湖都长满了这种藻类。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孔繁翔研究员在一篇报告中指出了蓝藻水华的危害:“导致沉水植物难以生长;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尸,破坏水源地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与人类健康。”
江苏宜兴治“藻”前路漫漫
污染虽然在水里但“根子”还是在岸上
由于风向的变化,太湖北岸的江苏省无锡市进入戒备状态,江苏已启动省、市、县三级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监测预警,控源截污、打捞蓝藻,控制入湖水质,保障当地群众饮用水安全。去年5月底,由于蓝藻大暴发,无锡几乎整座城市被卷入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之中。
那场危机惊动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认真调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江苏省、无锡市以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等有关方面迅速组织大批专家积极研究消除蓝藻的对策,加大“引江济太”(引长江水补充太湖水)调水力度,不断增加“引江济太”调水容量。
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前日,江苏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朱铁军宣布:“太湖蓝藻未出现大面积暴发的现象。即使大面积暴发,也能全力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
从今年2月开始,江苏就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太湖蓝藻生长情况,密切关注蓝藻水华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表明,除云层覆盖外,太湖1~4月份共出现蓝藻水华8次,其中4月份发生面积如下:4月3日为1.7平方公里,4月10日为4.9平方公里,4月17日为186.9平方公里,4月18日为174.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太湖西南沿岸和湖心区。目前,湖体藻类密度保持较低水平,没有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产生影响。
属无锡市治下的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同样密切关注蓝藻的分布。去年无锡发生水危机后,宜兴市被置身于风口浪尖,5位政府官员因在对相关企业违法排污上“工作不到位”或“监管失责”,分别受到行政记过、行政撤职等处分。
这也是那起危机后唯一一次官员遭处分。目前,在宜兴市丁蜀镇,太湖沿岸的部分水面出现了蓝藻。
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张洪君告诉记者:“一年里我们这250天季风都是东南风,只要一刮东南风,太湖西岸就会出现蓝藻。这对我们当地人来说,早已是常识了。”
在宜兴辖区30多公里长的太湖沿岸,该局设立了沙塘港、大浦港和兰山咀等3个观测点,每天密切关注蓝藻的变化。而且,一套名为“多参数水质监测仪”的设备,也日夜监测蓝藻的动向。“今年蓝藻比去年早十来天出现,跟气温有关。”张洪君表示。
从事水质监测已有10余年的张洪君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蓝藻就已经大面积出现。他回忆,在1996年左右,那时候太湖水面的蓝藻就已经很厚了,人们把盖房子用的薄砖块放到蓝藻上,砖块不会沉到水里。
治理:污染在水“根子在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环太湖经济流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苏州、无锡、常州、湖州等中心城市构成了一条环太湖城市带。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环太湖经济流域以占全国0.38%的土地面积和3.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1.7%的国内生产总值和21%的财政收入,是国内人口最集中、经济规模最大、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核心区域。
化工、纺织印染等是那时候受偏好的行业,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益发严重。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太湖污染的治理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为此花费了上百亿元。
不过,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并不能由某一个城市来承担。宜兴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宜兴位于太湖的上游,但又处在太湖流域的下游,宜兴好比“漏斗口”,太湖流域上游一些被污染的水从这里注入太湖。“宜兴境内河道的水质,比从太湖流域上游来水的水质要好。”
但无论如何,这个以“苏南模式”而出名的城市,开始痛定思痛,再一次发起针对水污染的战争。
污染虽然在水里,但根子还是在岸上。水危机的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环太湖各县市的工业、农业和生活的排污问题。氮和磷的含量没有控制住,导致太湖富营养化,成为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温床。
在宜兴市环境监察局局长孙列锋看来,蓝藻的形成有四个要素:营养物质,也就是氮、磷的含量;藻体细胞;温度适宜;水流缓慢。
孙列锋告诉记者,从5年前开始,宜兴市就没有审批任何一家污染型企业。“我们这里已经是‘招商选资’,有污染的项目,决不审批。”孙列锋说。
对环保的重视还体现在机构设置上。2008年3月,宜兴市环境监察局挂牌成立。孙列锋说:“成立环境监察局,在全国县市一级中还是第一家。”环境监察局在宜兴的中心镇设立了7个分局,人员设置50人,将来还会增加。
此外,去年8月开始,宜兴市启动对“五小”企业的新一轮整治,对象锁定小化工、小钢铁、小电镀、小印染、小水泥五大行业。通过依法关闭、限制整改、转产调整、提升改造和梯度转移的方法,加快淘汰一批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宜兴市关停并转化工企业274家,化工大镇周铁镇1995年化工产品产值占总产业产值的八成,现在缩减到不到40%,重点向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方向转移。整个江苏省2007年共关闭“小化工”1934家,其中太湖流域关闭1197家。今年,江苏将再关闭“小化工”1162家。
至于生活垃圾,孙列锋介绍说,宜兴将按照“村收集、镇周转”的工作思路,把生活垃圾送到垃圾发电厂。而在宜兴市政府2008年的政府工作安排中,污水处理设施将投入3.5亿元,在目前10个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再建新的污水处理设施。他说,现在城市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多,主要污染源来自生活污水,如不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治污标准,防氮和磷就是一句空话。
警醒:抽查企业八成超排
不过,在环保风暴下,一些污染型企业排放的冲动依旧存在。本月7日至9日,新组建的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率队到无锡,专题调研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
在无锡期间,张力军通报了由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所做的抽查结果。通报说,督查中心对三市53家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检查,其中80%的单位存在超标排污或其他环境违法行为,暴露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不能不警醒太湖治理中的管理之弊。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专家罗祖德认为,流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经济区和行政区不整合的固有矛盾,这两大矛盾加上部分官员的管理失职造成了太湖治理举步维艰的局面。
此外,太湖甚至缺乏一个流域的日常监管权威机构。太湖流域涉及两省一市35个城市,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分割使太湖成为公共管理难以覆盖的盲区或死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治理太湖,仍然等待破题。
污染会不会因此向其他地方转移?虽然这是太湖治理之外的另一个命题,但它已足够引起种种忧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中部地区的官员来到苏南地区,希望能把一些被淘汰的企业引过去。一家企业老板表示,现在当地污染型企业要被强制迁走,这样的话,纺织、化工、农药等污染型企业将要搬到安徽、苏北去。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在一篇评论中称:“无锡要做的,可能不是一味地把污染企业从本地赶出去,而是要对它们提出更高的环境标准。”
无疑,太湖治理将是一场持久战,而环境保护的警钟,更将持久地敲响。
新闻链接
国外湖泊蓝藻治理两案例
美国阿勃卡湖水污染控制与富营养化治理案例
治理历程
阿勃卡湖1947年首次发生蓝藻水华。1967年,佛罗里达州政府成立技术委员会评估阿勃卡湖的生态恢复问题,并形成治理方案,但由于经费问题(2000万美元)搁浅;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阿勃卡湖附近的柑橘加工厂和污水处理厂先后停止排污入湖;1985~1987年间,佛罗里达州通过了阿勃卡湖法案与地表水改善和管理法案,开始湖泊整治工作。治理投资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农场,其余用于研究和项目实施。而圣约翰斯河水资源管理局目前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治理工程的维护与新技术的科研探索。
治理措施包括
降低外源磷输入:切断85%入湖总磷;建造人工湿地。捕获砂囊鲥4000吨,移出磷260吨,除氮880吨。生物操纵:捕获砂囊鲥,减少其搅动;减少其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增加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捕食。种植水生植物:6种本地水生植物,美洲苦草在20多块浅水区出现。提高水位变动幅度:有利沿岸水生植物种子萌发。
日本霞浦湖水污染控制与富营养化治理案例
治理历程
上世纪70年代初,霞浦湖水质污染达到高峰,水华暴发,开始治理。1984年通过了《湖泊水质保护特别措施法》。霞浦湖水质保护计划第一期始于1986年,持续4期,直到2005年止;第五期计划已于2006年开始,治理仍在继续。
治理投资:30多年的治理,先后投资约合人民币13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水面投资5.8亿元人民币;目前治理工作仍在继续,投资仍在增加。
治理措施
生活污水处理在农业社区安装下水道系统和蓄水池综合处理系统;河道、河流直接净化;通过汇入河流直接净化;航行河道、农业水道和生活污水污染的水道直接净化;湖内净化底泥清淤;创建前滩及随后发展水生植被区;湿地维护;沼泽恢复工程;减少鱼类养殖;推进霞浦湖输水工程。
经过30多年治理,霞浦湖总氮含量下降较为明显,恢复到相当于我国四类水体的水平。
相关新闻: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可能提前 蓝藻幽灵重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