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4月30日电(记者王攀 车晓蕙)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等不利因素中召开的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30日落下帷幕,出口成交总额为382.3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2.1%。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的确显现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的一系列困难,但成交的情况仍表明,中国外贸今年仍有可能克服诸多困难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本届广交会上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国内的宏观调控措施、国际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以及世界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给中国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困难。
在本届广交会上,中国传统的出口市场,如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的采购商减少了,减少幅度都在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了20%。
而与此同时,被中国外贸企业称为“新兴市场”的采购商却大大增加了,中东、东盟到会采购商分别增长了11.8%、3.9%;印度、南非和巴西分别增长23.2%、28.5%和24.6%;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会采购商也分别增长13.3%和14.6%。
“可以看到,欧美经济不景气对这些传统市场采购中国商品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来自新兴市场的采购商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需求的不足。”徐兵说。
广交会的态势反映出中国外贸产业市场对象多元化的进展。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贸易室主任刘旭说:“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倡导市场多元化,推动企业培育新兴市场,而波动的市场环境也迫使中国企业尽量采取多元化的市场开拓策略。”
他认为,从总的趋势看来,未来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仍将扩大中国的外部需求,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仍将持续,国际分工将更为精细,多边和双边贸易体系将继续扩大,这些都有利于中国外贸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
面对发生变化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表现出了积极的调整应对能力。在人民币波动影响较大的家电行业里,中国知名家电企业康佳的海外市场销售人员表示:“我们今年的出口会继续增加”,原因是他们今年“推出了很多新产品、新设计,很受海外客户欢迎”。
还有不少企业通过加速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保持市场份额。电信电气设备生产商德力西国际市场开发部经理于和平表示,该公司高压电缆的出口将增长40%至50%。他说,即便电子信息产业受人民币升值冲击较大,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利润率仍然较高。
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30日说,中国企业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通过自主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从而改变中国产品档次低的国际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面对压力开始转型。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尽管现有数据还难于给出确定答案,但纺织行业今年出口增幅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实现15%的出口增幅难度很大。
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的中国企业,将迎来市场的大发展。市场的调整也是中国纺织行业转型提升的良好机会。”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