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农遭爽约 千吨洋葱无人收
近年来,“订单农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喜欢采用的一种成熟模式,农民根据需方的订单进行生产,再由需方对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照单收购。然而最近,个旧市鸡街镇却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地倘甸、石岩寨两个村委会的大批农户按照需方所签订单种植出来上千吨洋葱,需方却以种种理由不收或少收,导致大批洋葱“烂价”到0.10元/公斤都不能全部卖出去,还有近2/3的洋葱依然摆在地里无人问津。
洋葱销路不畅
“烂价”出售
4月29日下午,记者在鸡街镇倘甸村委会公路边,看到了堆积如山的一个临时洋葱收购点,满载洋葱的微型车、拖拉机、摩托车正络绎不绝地驶进一个约六七百平方米的货场,送来货场的洋葱红里透白,洋葱的体积从拳头大到小碗大不等,这些洋葱都被装在用尼龙绳编织而成的网兜里,每袋洋葱的重量都在30至31公斤左右。
“这样小的葱只能给你每袋4元,直径还不足8公分。”负责收购过磅的一位年轻妇女说。
“能不能再高(价格)一点,种子钱都收不回来了!”站在一旁的中年男子一脸苦相地说。
“老板这样规定的,我们只能给你这个价,你不卖可以带回去!”
面对收购人员强硬的态度,这位葱农一声不吭了。他所带来的几百公斤洋葱,除少量卖到8元钱一袋外,其他的只能以4至6元不等的低廉价格卖出。
在该收购点,这样的场景随时都在发生。“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可不可以跟我们说说洋葱价格这样低的原因?”面对记者的再三追问,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只是负责称秤,哪里知道是什么原因!” 问及他们的老板叫什么名字,有没有联系电话等问题,这些工作人员通通表示不知道。站在货场上的所有葱农也拒绝透露一切与葱有关的情况。
很多洋葱已经
快在田里腐烂
52岁的刘启贵是倘甸村委会二组的农民,他家的葱地就在距离收购点附近约300米处的农田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葱地里将已经收下来的洋葱过磅,以31公斤一份装进专门的网袋中。葱地里,除了被他打包成一袋一袋的洋葱,还有许多因体积较小被拒绝收购的洋葱杂乱无序地摆在田间地角腐烂着。刘启贵讲述了由镇农科站工作人员牵线,他与一家冠名为“昆明永农”的农业有限公司签定洋葱种植合同、以及洋葱种出来低价出售的有关情况。
刘启贵说,他们一家5口人,妻子因腿残疾丧失劳力,大女儿当教师,小女儿在家务农。由于人手少,只种了2亩多洋葱。去年8月,他在鸡街镇农科站签定了一份《洋葱种植合同》,按合同约定,成熟后的洋葱只要直径达到8厘米,昆明永农公司将以最低合同保护价为0.4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随后,他以220元/100克的价格买来两小桶洋葱种子种植了2亩多地,接着又买来地膜、化肥等农资物品,进行精心管护。不想,现在洋葱种出来了,价格却变了。
“从去年到今年,我在种植洋葱上投资了3000多元,现在,洋葱才卖了1000多元。我们村有些种人种得多,亏惨了!”刘启贵这样说。
据了解,当地村民在去年八九月间,经过镇农科站和村干部牵线搭桥,仅石岩寨村小组就有97户村民与昆明永农公司签定了洋葱种植合同,合同规定,公司将按照每公斤4毛钱的价格收购村民种植的洋葱,而到头来,大家都遭遇到了和他同样的结果。
石岩寨村的洋葱种植户说,由于签合同的公司跑了,他们只有自己想办法出售洋葱。村民蔡秀芬说,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是4角钱一公斤,现在不来收购,只给6元钱一袋。
石岩寨村党总支书记张玉云之前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说,实际上,村民将洋葱种出来后,与农户签定合同的昆明永农公司一斤一两都没有来收,村民现在都是自己找销路,由于临时找买主,不仅价格低廉,销量也很少。目前,村民通过自找销路,卖出的洋葱只有10%,有90%的洋葱几乎都快烂在了地里。至于当时村民之所以会与昆明永农公司签定合同,完全是因为鸡街镇倘甸农科站工作人员的联系。
永农公司工作人员称
没直接与农户签合同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昆明永农公司负责在鸡街收购洋葱的汪喜跃(音)。他说,该公司确实在去年与鸡街镇农科站签定过洋葱种植合同,但从来没有对农户签定过合同。按照他们与农科站的洋葱合同,对方必须保证在今年3月底之前交货,可是,3月中旬当地收不到洋葱,为了不违反合同,他们只能从楚雄元谋调集了足量的货源供给外面的收购商。
为了说明自己所言的真实性,汪喜跃还给本报发来一份他们与鸡街方面一位叫钱忠平的人所签的《农副产品种植合同书》,记者发现该合同中永农公司与钱忠平约定的供货(洋葱)时间确实为2008年2月中旬至3月底,当中还约定,如果钱忠平不能按时供货,将赔偿永农公司不能交货部分款的20%。
那么,钱忠平是何许人呢?他与鸡街农科站又是什么关系?对此,鸡街镇农业科技中心的姚凤昌副主任称,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镇党委政府的下属部门也没有此人。他同时还表示,关于永农公司与农科站签定合同的事他也不知道,等“五一”收假后将马上调查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