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西村过去27年的变化,都比不上这3年。”买买提·沙吾尔扳着手指,一件件给前来达西村参观学习的人们算着,喜悦和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
这些日子,买买提·沙吾尔和村里的年轻人谋划着一件大事,打算再给胡锦涛总书记写封信,把这3年来村里的变化向总书记汇报一下。
“想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买买提·沙吾尔指着村头一大片新落成的两层别墅群,兴奋地说:“村里这3年的变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想到的。”
2005年4月13日,达西村团总支书记买买提·沙吾尔代表全村青年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汇报达西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给达西村青年回了信。总书记在信中鼓励他们学习知识技能,再立新功。
村民们奔走相告,争相传阅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
买买提·沙吾尔和村里的团员青年认真学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制定了带领全村乡亲共同致富的具体目标:要在两年内,由村里和村民投资在县城修建一个占地108亩的农贸市场;村民当年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让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村民达到50户以上;把村里的道路都铺上柏油……
3年过去了,达西村的带头人和团员青年回首达西村发生的巨变,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胡锦涛总书记的希望。3年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库尉引水工程使我们喝上了甜水,全体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住宅楼和抗震安居房,有20户农民盖起了别墅,有96户村民购买了小汽车。2007年,村里的人均收入已超过9000元……”买买提·沙吾尔和村里团员青年们围在一起,讨论着怎样向总书记汇报。
“把我们家的变化给总书记讲一讲吧。”25岁的克里木·曼苏才结婚7个月,他的新房就是去年9月10日刚建好的双层别墅。
“我是一次性掏钱20万元盖的。”克里木·曼苏才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以前,我们一家三代人住在破平房里,哪敢想能住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别墅!总书记的信给了我带头致富的信心,我们年轻人有力气,脑子活。年轻人都富了,全村就会富起来。去年,我家的40亩棉花挣了8万元,再加上搞短途运输,一共收入了12万元!”克里木·曼苏才一直笑着,幸福从心里头往外淌。
“请总书记放心,住上别墅不是我的目标,自己富了不算富,我会帮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富起来!”
“把我家的事也给总书记说说嘛。”35岁的伊力哈木·牙合甫一家,这3年的变化让村里人刮目相看。3年前伊力哈木·牙合甫是村里的团总支副书记,他那时一心想着能进城当个干部。看了总书记的回信,他决心留在农村干一番事业。
发展生产缺少资金,团总支书记买买提·沙吾尔向他伸出了援手,几万元现金递到了他的手里。种上了棉花,一年下来手里有了点钱,伊力哈木·牙合甫没有满足,第二年他把土地包给了别人,自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开始做起了其他致富的生意。
“明天有两个婚礼都让我去摄像,一天就挣上500元呢。”伊力哈木·牙合甫的手上下比画着,“不摄像的时候,开上我的轿车到县城跑出租,一年下来还能再挣上两万元。”
“我还在家里搞了个清洗地毯的项目,现在是一天忙不过来,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伊力哈木·牙合甫兴奋地说个不停。
“我们年轻人自己干得好才有说服力,才能带领乡亲们致富。富裕一个,带动一片。一个村子就是一家人,一个人富了,还要一家人都富起来。”买买提·沙吾尔把这句话写进了信里。
近年来,棉花地膜栽培、大棚蔬菜、牛羊育肥等新技术,都是率先在他家开展试验后向村民推广的。2006年,他家的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
六组村民杨生章,1994年的时候,怀揣100多元钱从甘肃老家只身一人来到达西村,靠给别人打零工为生。“从老家到达西,省吃俭用地只花了63元。”杨生章对当年的情景仍记忆深刻。1997年,买买提·沙吾尔借给他1万元,帮他承包土地种植棉花。杨生章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种棉技术,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棉大户。去年,杨生章盖起了180多平方米的大砖房。
今年,杨生章承包了近1000亩土地种植棉花,资金紧张,买买提·沙吾尔又借给他15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今年纯收入不会少于20万元。冬闲的时候,开上自家的越野车,带着老婆孩子回趟老家。”杨生章乐得合不拢嘴。
“我穷的时候,是村里的团员青年帮我走上富裕路。现在我也要帮助村里其他的乡亲,把种棉技术传授给他们,大家一起富,我心里才踏实。”杨生章听说要给总书记回信,也跑过来,要求把自己这几年如何得到村里团员青年帮助的事儿写给总书记。
现在村子里学农业科技成了风尚,第一批农广校毕业的50名“土专家”,如今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民斯地克·买买提算起了自己的“学习增收账”:“上了农广校以后,学习了种棉新技术,原来一亩地棉花的单产只有200公斤,现在达到了500公斤,全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原来我住在土坯房子,现在住的是砖木结构的抗震房,家里还有两辆小汽车。”
达西村村支书沙吾尔·芒力克说:“2004年,达西村人均纯收入只有4000多元,到了2007年,人均纯收入一下子就到了9014元,而1982年时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10元。”
达西村人富了,达西村也富了。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1750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集体经济壮大后,村民享受的福利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7项增加到如今的23项。村民的孩子免费上学,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孩子考上大学村里奖励1000元,抗震安居住房、订阅党报、自来水、闭路电视、用电、合作医疗等,村里都给补助……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年,达西村都拿出近40万元做福利,让村民切身感受到共享发展成果的优越性。
青年们在信中写道:最近,我们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拉萨等地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从广播中听到了“东突”分子制造南航班机空难未遂事件和喀什、和田等地发生的一些分裂破坏活动,全村人都感到非常气愤。“东突”恐怖分子、“藏独”分子披着宗教的外衣,从事着分裂祖国、践踏人权的勾当,他们代表不了哪个民族,在哪儿都会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致表示,要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共产党走,齐心协力把生产搞上去,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决不给民族分裂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让敌人的阴谋永远不能得逞。
“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这是达西村的村训。团结、和谐的氛围,让达西人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广。村民玉山·沙地克以自己为例,算了一笔“团结和谐促发展的增收账”:“我居住的周围都是汉族农民。我们经常教育娃娃要和谐互助,现在我的娃娃也学会了汉话,我们向汉族农民学习种大棚蔬菜,一年增收不少。汉族农民也向我们学习养羊、喂牛,收入也逐年增加。大家经常在一块交流致富经验和市场信息,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