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去了趟河南。以前多次到过河南,也走了不少地方,看过名胜古迹,逛过自然景区,觉得河南真是个历史积淀深厚的地方,不愧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但这次故地重游,感受却有点儿怪怪的。我不停地问自己,是什么东西让你不爽呢?想来想去,终于搞明白了,都是叫那些假景观给闹的。
先说去开封。开封是八朝古都,在城市中绝对属爷爷辈儿的。但由于以前黄河不停地泛滥,开封城数度被淹没,一些文物古迹也埋在了地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开封府、天波杨府等等,都是后来仿建的。
这倒也不打紧,只要仿得好,仿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和文化内涵,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而导游给我们安排的重头戏,却是游览新建的“清明上河园”。说是投巨资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这个园,其实跟张择端根本就不搭界,完全是为了旅游,园内除了弄杂耍的,就是卖各种纪念品的,不伦不类,没啥文化含量。而到了少林寺,则更让我吃惊。若干年前,我曾三游少林,那时的寺庙还算清静,如今则不同了,少林寺已被林立的现代建筑围得密不透风,这些建筑均为各种武术学院,据说在这里学习的学员已达数万人。放眼望去,少林景区除了游人就是年纪不大穿着红衣的武术学员,这道风景,让人一下就没了游少林寺的雅兴。
回来的火车上,过黄河大桥之前,一眼就可以看到新造的炎黄二帝塑像,据说这一依山面河而建的雕像高达106米,投资达1.8亿元人民币。如果说造炎黄二帝塑像的灵感来自于美国拉什莫尔峰的总统雕像群,那么你倒是整得像样点儿,起码也不能修什么台阶,让游人爬到老祖宗的脑袋上去逛荡吧!而火车上提供的旅游刊物说,河南正在新郑市的始祖山上,投资40个亿,用水泥浇筑一条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我真的有些弄不懂,河南是文物大省,真家伙多得是,非搞这些个假景观,到底图个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