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熊宁:一直美丽,忽然“楷模”
本刊记者 石 破 发自西安
仅仅一个半月前,还很少有人知道熊宁是谁。然而今天,熊宁成了知名度最高的陕西人。她是陕西网友眼里的“西安最美的女孩”,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党委、政府、团委系统及媒体大力表彰、宣扬的“新时代青年的榜样”,出现在央视多档节目中,是一场至今仍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的大型系列纪念活动的缺席主人公。
熊宁的事迹在青海省内的媒体上宣传报道后,引起了青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强卫作出指示,要求全省团员和青年志愿者深入学习熊宁的高尚精神。3月19日,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文明办追授熊宁为“青海省杰出青年志愿者”,并广泛开展学习熊宁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到2008年3月10日在青海因车祸遇难时,熊宁还未过30岁生日。她的生命像花一般绽放,又像花一般凋谢。在熊宁不长的生命轨迹中。
到底是不是她
熊宁祖籍上海,但她有着北方女孩的高挑身材,坦率、爽朗、热情的性格。熊宁大学读的是服装设计,她曾跟朋友说,她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舍不下自己的这一柜子衣服。她的身上充满了时尚美感,不管何时出现,总能令人眼前一亮。
大学毕业后,熊宁到广州当过白领,回西安后又开过服装店。跟她一起去青海扶贫,并在车祸中受伤的义工刘璞,跟熊宁是“发小”。刘璞说,那时,他与熊宁等朋友在一起,经常谈的是怎么赚钱。
当初,服装店歇业后,熊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学过调制鸡尾酒,还计划学习潜水,将来到国外当救生员。她的眼睛深度近视,经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不幸的是,她的左眼又患上了黄斑变性,视物变形,看人、看东西如同看哈哈镜。熊宁四处求医,但西医对她的病无任何办法,中医也只能靠针灸、理疗来为她调理,避免进一步恶化。熊宁多次说过她无法忍受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但现在却得了这种一般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这对非常爱美的熊宁来说,肯定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接踵而至,熊宁虽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开朗、爱笑,对每个人都很热情,但她对自己的未来,显然有了更深的忧虑。
那时的熊宁,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李丽是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因为熊宁常去这家餐厅就餐而相互认识。李丽说,她对熊宁的第一印象是漂亮,“她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人”!第二印象,是这位高个子的姐姐“特亲切”。
“我只是个不起眼的服务员,但是熊宁看到我脸上有痘痘,就送我药膏抹,还送新衣服给我。”2008年3月16日,李丽去参加了熊宁的追悼会,那么热闹的场面,她说自己并不是去悼念,而是一直不相信,想去看看人们送别的那位女孩到底是不是她。
带着翅膀的心
2004年,青海玉树土登寺的秋英多杰活佛来到西安,与熊宁相遇。熊宁正式皈依,成为秋英多杰活佛的弟子。
陕西伟志集团的董事长向炳伟,也是秋英多杰活佛的弟子。向炳伟虽比熊宁年长20多岁,但熊宁皈依在前,还算是向炳伟的“师姐”。2006年7月,两人在去土登寺拜见秋英多杰活佛时初次相会。那是熊宁第一次去青海,那时两人交流的,主要还是怎么做生意。熊宁想在新疆开创大宗团体订制服装的生意,希望得到向炳伟的支持。同年12月,向炳伟陪熊宁在新疆跑了五六天,因市场不成熟,熊宁最终放弃了这项计划。
那次去青海,在从青海到玉树的路上,熊宁认识了藏族女干部巴桑。巴桑是玉树牧区的一位镇政府包村干部。她告诉熊宁,在玉树牧区,有许多贫困的牧民需要帮助。后来,在巴桑所包的村里,有个孩子患了肿瘤、先心病等多种重病,巴桑为替他治病而四处奔走。熊宁也在西安多方打听可以做手术的医院,但得到的消息都令人失望。
2007年初,熊宁想在西安筹组一家国际文化用品公司。这时,她已经有了做慈善事业的念头,准备把公司利润的1/3拿来资助孤残儿童。她有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自己的计划。她还亲手设计了公司的标志——一颗带着翅膀的心。
但由于资金等原因,文化用品公司也没开成。后来,熊宁读了一本书:《穷人银行家》,就也想搞个“天使之心基金会”,救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熊宁为此去跟一位医学博士学习,并专程去北京拜访了经济学家茅于轼。
但这项事业同样困难重重。于是,熊宁想先做些眼下能做的实事,她开始每周一次去西安儿童福利院,做那里的义工。
“你好!我姓熊,熊猫的熊。”6年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王亚幸与熊宁初相识时,熊宁的自我介绍,立即让王亚幸感到了这位美丽女孩的开朗和热情。王亚幸说,熊宁有一种“干净的美”,让人每次看到她都很舒服。熊宁喜欢把朋友们带到西安儿童福利院,王亚幸、刘璞和向炳伟都被熊宁带着去过福利院,有十几位朋友从此成为义工。
西安儿童福利院是全国管理最好的儿童福利院之一。熊宁说,这里的孩子不缺衣食,但因福利院的阿姨有限,孩子们特别希望有人陪他们玩儿。向炳伟跟着熊宁去福利院时,看到满屋的孩子们都伸着手,呼着喊着让她抱。
她最喜欢的一个女孩只有1岁多,长得像个洋娃娃。熊宁每次都要把她领回家,给她买漂亮的衣服、鞋子。但有一天她突然不领孩子回家了,她跟朋友说,她觉得如果她只喜欢漂亮的孩子,其他孩子会觉得不公平。她说:“将来如果我有能力,就把他们全领出来玩一天,如果没有能力,我就自己去福利院跟他们多玩一会儿。”
去年六一儿童节,西安儿童福利院授给熊宁一个“爱心大使”称号。熊宁喜呵呵地跟朋友说:“我也没做什么呀,就给了我这么大个荣誉。”
认为自己是熊宁最好朋友的王亚幸说,熊宁做义工后,她的美更舒展,更灿烂,更喜悦了。
熊宁的另一位朋友刘璞说:“以前我们跟熊宁在一起聊的都是怎么创业,如何赚钱。但是近两年,我们谈的都是怎么做义工,怎么扩大我们的群体。”
2007年夏天,熊宁和丈夫等人又去了一趟青海玉树。他们住在藏民家里,并为当地贫困群众捐了款。玉树牧区的空气清新,环境宁静,那里的人心灵纯朴,人与世界的关系简单。熊宁跟朋友说,在这里,她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在别的地方、做别的事情所享受不到的。她说自己的眼病也有所好转了。
熊宁还去了西宁附近的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学校(孤儿学校),这家学校的校长,是多次去过青海的向炳伟为熊宁介绍认识的。熊宁与校长谈好了来年的暑期援助计划。这里的学生对藏语的学习没有问题,但汉语说得很差,英语根本没学。熊宁计划今年暑期带领朋友们前来助教,教孩子们数学、汉语和英语。他们还准备在西安搜集一些旧电脑,为学校办一间多媒体教室。
“那里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们,什么都愿意与我们分享。在帮助他们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心灵的升华。”刘璞说,“虽然物质生活极端贫困,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觉得很幸运,因为那是一个有信仰的世界。”
“那里的灾情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今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五,熊宁一家人正在姑姑家团聚时,她接到了藏族女干部巴桑打来的电话。巴桑说,今年玉树遭受了非常严重的雪灾,很多牲畜冻死了,牧民连吃的都没有。她问熊宁能不能过来一趟?熊宁听了,当即对家里人宣布:“我要去玉树,你们赶快捐款、捐衣服。”并立即打电话、发短信通知她的朋友们。
熊宁的朋友王亚幸说,收到熊宁短信后,她立即向亲朋好友募集衣物,并在单位内部网上发了一封倡议书,很快募集到3大包棉衣,王亚幸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一起交给了熊宁。
3月1日,熊宁与丈夫、刘璞等一行4人带着筹集来的衣物和钱,开车去了玉树。刘璞的高山反应很严重,他说自己是抱着氧气袋上去的。但熊宁适应能力很强,一点儿高山反应都没有,就像来到了自己家。
熊宁赴玉树前,给向炳伟发了短信,告知玉树雪灾严重,自己要去扶助灾民。到达玉树县隆宝镇后,熊宁又给向炳伟发来短信,以沉重的语气说:这里的情况很惨,我们带来的衣物和钱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我拍了很多照片,回去给你看看。我还要再组织西安的朋友们为灾区捐助钱物。
王亚幸也收到了她的短信:这里有一种你想象不到的凄凉。跟西安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相比,这里的孩子更贫苦,更需要我们献爱心。我准备建个博客,把拍摄的照片都放上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牧区的孩子们。熊宁还说,这里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我们知道哪儿的东西价格便宜,可以在西安买了送过来。
在熊宁拍摄的照片里,可以看见路边倒毙的牲畜,有的只剩下了骨架。这里每逢雪灾,政府都要组织牧民把牲畜分开,以免全数冻死。牲畜分开时,每家每户的人也要分开,但他们的衣服却不够穿,小孩子在家只能裹着毯子。那里的饮用水来源是地上的积雪,牧民将它连着草根、泥土一起融开饮用,缺乏卫生保障。牧民大都不识字,民政部门发放的药品,牧民有了病,不管什么药拿起就吃。
刘璞说,虽然他已做好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情况要比想象中的严重几百倍。民政部门的救灾,首先是保障灾民的食物和保暖,熊宁他们带去的衣物,亦为当地灾民所急需。但因灾民众多,他们这次送去的几十件衣服只是杯水车薪。
熊宁与丈夫等人商议后,决定丈夫与司机返回西安,从西安往西宁托运第二批服装。3月10日,熊宁和刘璞离开玉树,搭乘一位僧侣的车,准备到西宁接收托运的衣物,并到孤儿学校探望、慰问学生。当他们行进到离西宁300公里的玛多县时,车祸发生了。
刘璞说,我们发生车祸的那段路,既非砂石路,也非冰雪路,而是驶上了国道之后,因此司机和我俩都放松了警惕。其实这个路段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因为它是沥青路面,白天阳光暴晒,夜里气温骤降而冻结,形成一棱一棱的起伏,当地人称“搓板路”。
那天下午2点多,在驶上这段路之前,熊宁等人刚吃过午饭,都未系安全带,而且睡思昏沉,加上道路笔直,两侧没有参照物,车速的快慢感觉不出来,因此司机开得很快。在发生车祸的一刹那,车子原地连转几个圈,啪地摔到了路基下,坐在前排的熊宁和司机都被扔了出去。熊宁当场遇难,司机和刘璞均受重伤。十几分钟后,一辆路过的大卡车把他们带走,夜里11点多送到了西宁市医院。
熊宁出事后,有媒体提到义工的人身保险、以及政府对义工的扶持等问题。在西安团市委召开的各界青年学习熊宁先进事迹座谈会上,与会的一位医院院长(亦为义工)说:“我们现在追认熊宁是优秀志愿者,授予她那么多荣誉,但在熊宁生前为她做过些什么?”主持会议的领导一听,登时脸就黑了。
但与熊宁同时遇险,并身受重伤的刘璞说:“这次事故,主要是我们的安全意识不够,没系安全带。我觉得不管谁只要参加了社会保险,没必要因为当义工再多加一份保险。我这次受伤后,社会、政府对我很关爱,这本身也是对我做义工工作的回报。”
追悼,学习,歌唱,签名
熊宁遇难后,她的一位朋友致电《华商报》,希望媒体能报道其事迹。《华商报》的相关报道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3月16日,熊宁追悼会在西安殡仪馆举行,千余名西安市民赶来为她送行,一位副市长也参加了追悼会。
随之,各级宣传部门及共青团系统全面接管了对熊宁事迹的宣传、对熊宁精神的颂扬。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要求:要组织各媒体对熊宁的事迹作广泛深入的宣传;团市委、市妇联要发出通知,号召广大青年、妇女向熊宁同志学习;市委可以作出向熊宁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掀起向熊宁学习的热潮。
陕西省委宣传部下文,要求媒体深入挖掘熊宁事迹,并召开关于熊宁精神的研讨会。西安市委宣传部迅速组织采访团赴青海玉树寻找接受过熊宁资助的人,采访她千里迢迢扶贫的义举。《西安晚报》连续3天在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爱与美的青春礼赞》,把熊宁与1400多年前的文成公主相提并论:文成公主教化民心,关心民瘼,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被藏族同胞认作度母的化身,并称熊宁是“新世纪的度母”(藏族佛教中的观音化身)。
共青团陕西省委追授熊宁“优秀青年志愿者”的称号,共青团西安市委追授她“杰出志愿者”称号,西安市妇联追授熊宁为“西安市三八红旗手”。西安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在全市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熊宁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熊宁上过的小学成立了“少先队熊宁大队”,全体队员宣誓,“决心把熊宁的爱心传递下去”。熊宁上过的中学追授她为本校“爱心形象大使”。曾任熊宁班主任的某老师饱含热泪,追思爱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并鼓励师生“像熊宁那样做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担当者”。一位教育系统干部深情地说:“一个熊宁倒下去,将有千千万万个熊宁站起来!我们将在熊宁精神的指引下,走到一起来,为西安的建设奉献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力量。”
《华商报》举办了关于纪念熊宁的歌词征集活动,反响热烈,“熊宁熊宁,青年的楷模!熊宁熊宁,时代的雷锋!”之类歌词纷至沓来。一位66岁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创作的纪念熊宁的藏头诗。著名藏族词作家、歌曲《妈妈的羊皮袄》、《遇上你是我的缘》等歌曲的词作者昂旺文章,为熊宁创作了歌词《爱的怀念》,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它谱了曲。4月13日,团省委、团市委和《华商报》联合举办了熊宁寄思会,著名歌手谭晶在会上演唱了这首《爱的怀念》,谭晶的歌声嘹亮,声情并茂,她还抽空为自己的众多歌迷签了名。谭晶与赵季平、昂旺文章等10人被寄思会主持人当场宣布为“熊宁爱心大使”。很多观众跑到会场准备好的签名横幅前写下自己的名字。寄思会在热烈、激昂而混乱的气氛中结束。
寄思会本来还有一项安排,是由熊爸爸在会上朗诵自己写给女儿的诗(熊宁去世后,父亲以诗寄托对女儿的哀思)。但熊宁所有家人都未参加这次寄思会。
之前,当众多记者蜂拥到熊家采访,希望挖掘到她更多的先进事迹时,熊爸爸一再对记者说:熊宁没做什么事。你们称她会“感动中国”什么的都跟她没关系,跟我们家也没关系。你们把她拔得这么高,我们会不安,熊宁也会不安的。有记者问学生时代的熊宁是什么样的?熊爸爸说:“跟其他的学生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呗,还能怎样?”
熊宁的家境并不宽裕,有报道说她遭遇车祸时,身上只有150元钱,连从玉树到西宁的车票钱都不够。熊爸爸离休后的待遇问题尚未全部解决。但之前某些媒体的报道,把熊家描述成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熊宁去世后,熊家只收获了一大堆牌匾和慰问。熊宁一位朋友说,作为熊宁的朋友,我们关心的不是如何学习熊宁,而是熊爸爸以后生活怎么办?
熊宁寄思会的第二天,团省委组织的陕西媒体采访团又向青海出发了。记者们将在西宁、玉树等地继续寻找熊宁生前的足迹,同时,对熊宁的系列纪念活动将在青海省继续开展。
宣传价值与行为价值
有人说,熊宁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义工这个群体带进了陕西人的视野,使社会更关注义工,使更多人愿当义工。熊宁的朋友们称这是以熊宁的“小死”换来了“大生”。西安义工网的负责人双城也说,对熊宁的宣传,使得该网站的浏览量以及申请加入他们组织的人数都迅速地增长了。
西安的志愿者组织集中在大学校园里,隶属于共青团系统,据称有十几万人,义工群体则应归口民政部门管理。但西安几乎没有正规的义工组织,甚至对义工的定义也莫衷一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西安的义工群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像熊宁这样的,由彼此熟悉、亲密的朋友圈子组成;第二类是像西安义工网这样,通过网络联结成员,协调行动;第三类是纯粹的个人行动。这三类圈子既互不隶属也互不联络。
在轰轰烈烈的学习熊宁的活动中,共青团西安市委开展了“让熊宁重生,让爱心传递”大型志愿者集中招募、注册活动。组织者在钟楼街道旁摆了一长溜桌子,团中央也来了人。团市委书记李彬表示,西安近两年将加强志愿者队伍的注册与治理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市有8%的人口从事志愿者服务,使全市志愿者人数从现在的18万多到注册70万。
熊宁的事迹感动、吸引了很多人来当义工,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这是一位西安义工的观点,“现在西安十几万人注册为志愿者,但团市委就那几个人,怎么管理?光靠人工管理肯定不行,起码要有一个大型数据库,但据我所知,现在西安市还没有一个管理义工或志愿者组织的大型数据库,包括初期注册、服务项目汇总、义工培训、服务时间统计等都无法进行。如果热情的志愿者报了名却没人管,时间一长,他们的热情就会受到伤害,就会对当志愿者产生逆反心理。”
至今仍躺在病床上的义工刘璞说:“义工组织一旦扩大,头一件事,就是要把义工分门别类,系统调配,并且一定要对义工进行培训。义工不是只有爱心就行,有人认为照顾老人、孩子很简单,其实如果义工不掌握照顾的技术,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现行的法规、政策等,也使义工们的活动时常陷于尴尬境地。目前国内有公募权的只是几个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义工们如果要举行义卖及公开募捐都是违法的(这也是熊宁为玉树灾民募集衣物时,只能恳请好朋友捐助的原因之一)。义工群体举办100人以上的活动,如不得到有关部门批准也是违法的,但根据现实情况,要得到批准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另外,假如某个义工群体想注册为正式的民间组织,它必须在资金、管理及工作人员数量等方面达到规定要求,但即使对拥有600多名成员的西安义工网来说,他们想要招聘一名工作人员,每月只发800元工资,也是拿不出来的。
2008年3月是一个“多事”之春。在熊宁因车祸离世之前,从来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过她。如果不是3月发生的这次车祸,信仰藏传佛教的熊宁会默默无闻地继续做义工,一步步实施去玉树扶贫、支教的计划。又如果这次车祸不是发生在她去藏区救灾回来的路上,则她虽然不幸离世,也可能就此湮没无闻。
义工熊宁的离世,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她的美丽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熊宁之美,干净脱俗,就像一朵洁白的睡莲花,但她却能不声不响地,去最落后的地区帮助最穷的人,在一场车祸中猝然离世,这一系列反差对人们的内心造成了强烈的撞击。无疑,熊宁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女子,她可以时尚而讲求享受,但她同样有着自己的心灵追求。
年过50的向炳伟,不习惯用“义工”这个新潮称呼来定义熊宁。他说熊宁做的是善事,是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追求和获取名利,衡量每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主要标准,也是看他获取了多少名利。但是获取名利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好多人没想明白。人们给自己设置的名利目标通常都较高,因此而恐惧、焦虑,并因相互攀比而带来额外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幸福、快乐都是短暂的。但熊宁有她的追求,她是怀着一颗尽一切所能帮助周围所有人的心,并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快乐和幸福。她做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内心也就越是宁静、充实、富足。”
向炳伟说:“熊宁做过的事就那么点事,做事的时间就那么点时间。人们真正应该从中得到启发的,不是她做过多么高尚的事,让多少人高不可攀,那样的熊宁只有欣赏价值,而无行为价值。只有行为价值才是熊宁留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