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 花季少年舍身救人
敦煌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嘉东与落水同学一起被急流吞噬
他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但在生死关头却做出了常人不能做出的抉择,面对落水的同学,他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
4月30日,敦煌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李嘉东,为挽救落水同学献出了年仅12岁的生命。
外出游玩
快乐的伙伴 突发的意外
对于李嘉东的家人来说,时间好像永远定格在了4月30日下午的那一刻。当日下午3时30分,敦煌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李嘉东和同班的两位同学,拿着两把玩具枪向黄河边的小树林走去,他们想在这个“五一”假日好好放松一下。当3人走至安宁黄河大桥附近时,迎面遇到其他班的两名同学,看到李嘉东手中的“枪”,两位同学也兴高采烈地加入其中。
5人来到安宁黄河大桥下的岸边时,发现他们的“战场”已被纳凉休闲的人占领,于是他们又来到了百合公园附近的一片空地上开始“作战”,中途休息时,5人发现了一处极适合“作战”的河心岛,李嘉东下水测水位时,发现黄河水流急且深,遂迅速上岸。同伴小保(化名)又脱下鞋袜下河试水,当他看见水急转身上岸时,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一只鞋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他赶忙伸手追鞋,不料身体向后一仰便被湍急的黄河水流卷走了。
舍己救人
一米的距离 遗憾的壮举
“救命呀!”被卷进黄河的小保挣扎着向岸边呼救。“不好!他不会游泳!”见此情景,李嘉东来不及多想纵身扎进了急流中,数秒钟后,一个黑色的小脑袋出现在了小保身边,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挣扎着向3米外的岸边游去。
“救命呀!有人掉进黄河了!”一名同伴吓得边呼喊边向远处跑去,剩余的两人只能拼命地为河水中挣扎的二人加油。为了不使同伴呛到水,李嘉东一只手努力地将小保往高处推,一只手奋力拨水,“加油,还有1米了!”岸边的伙伴一边伸手拉河水中的两人,一边为他们加油。不料一个浪头卷来,紧紧相拥的两人转眼又消失在河面上。3个孩子的呼叫声惊动了周边纳凉的市民,当大家纷纷赶来时,两个孩子早已无影无踪。
在路人的协助下,惊慌失措的3个孩子才想起拨打110报警。接警后,水上派出所的民警迅速驾驶摩托艇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搜救。在百合公园方圆3公里的水面上,民警们在烈日下用尽办法,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失踪的孩子仍未出现。
当日下午5时许,记者闻讯赶到现场时,敦煌路小学的十余名老师、学生家长和路人一起,沿河边大声呼叫,并一路配合民警搜救,截至当日晚7时许,搜救无果的民警们才怀着惋惜的心情离开了现场。站在河边久久不肯离去的李嘉东的班主任宋老师面对黄河大声地哭泣着,亲眼目睹两位同学溺水的同伴也在岸边哭喊着。这一幕令在场的围观者无不落泪。
“他是为救人才落水的!”当许多路人从孩子们的哭诉中了解到情况后,纷纷扼腕叹息。直到当晚10时许,老师和学生及家长才在众人的劝说下离开了黄河岸边。
老师眼中 他是一颗希望之星
一个优秀少年的离去令人扼腕痛惜 豁达父母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一位年仅12岁的少年,他所关心的是国家大事、环境污染;一位仅仅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却掌握了中学生才能掌握的物理、化学知识……他是同学眼里的佼佼者,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希望之星。4月30日,李嘉东如花的生命随着滚滚黄河水逝去,连日来,学校同学及老师在为失去这位好同学悲痛欲绝的同时,也为这颗希望之星的陨落深深惋惜。
噩耗传开的教室
哭声一片
5月4日上午第一节课,敦煌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哭声一片。
当日是五一小长假后第一天上课,好多同学都是当日才听说4天前发生的悲剧,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逝去,同学们禁不住失声痛哭。
“他是我的好朋友,放假前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同学小欣(化名)至今不相信他所听到的消息是事实。“他是英雄,他是救同学才溺水的!”班上同学是这样评价李嘉东的。学生哭了,老师也流泪了。当天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宋老师在这样的情景下再也无法上课,她眼含泪水安抚着一个个悲伤的心灵。
希望之星的离去
令人扼腕
“他是个优秀的学生,他现在掌握的有些知识是中学生才掌握的。”在宋老师的眼里,李嘉东是颗希望之星。记者在李嘉东的日记本里验证了宋老师的说法:“晚上我把腿不经意地抖了一下,发现桌子也动了,我早已知道这个现象叫共振……”“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了琢射线和茁射线在惯性的作用下,波长会有一些变化……”这些中学生才能学到的化学、物理知识,李嘉东都已经掌握。敦煌路小学的其他老师面对李嘉东遭遇的不幸,除了悲痛还有深深的惋惜,“他爱好广泛,爱读一些社科类书籍,军事、地理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很多,他的离去令人惋惜。”
儿子像一块陨石
一去不返
“儿子就像一块落入人间的小陨石,在不经意间一去不返!”提起儿子,李嘉东的父亲难掩心中的伤痛,儿子的突然离去,对于这个幸福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对年近40岁的父母表现出的豁达却令人钦佩。
5月4日上午,记者在李嘉东的卧室内看到,《奔向月球》、《四维旅行》、《黑洞与时间弯曲》、《原子中的幽灵》等科普类书籍堆满了他的书架,四周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枪械宣传画,李嘉东的书包和一些玩具整齐地放在书桌上。
“嘉东是个好孩子,我们都很喜欢他。”李嘉东父亲的朋友杨先生这样说,“这个孩子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像环境污染这样的事情他都在关注,他的思想不像是个小孩。”李嘉东的日记里也记录下了他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今天我途经一家工厂时,传出的声音令人特别难受,这种声音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我看到一辆大卡车在排放尾气,烟特别大,人们不得不捂着嘴经过,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真是太严重了。”
李嘉东的爸爸告诉记者,儿子说起国家大事来头头是道,尤其是军事方面,有的东西他都不太清楚。“儿子从小很聪明,经常提问题,小脑袋里想到的问题有时候大人都无法解答。”“爸爸,为什么我抖动腿时凳子也跟着动?是不是书上所说的‘共振’?”面对儿子的提问,身为普通税务员的李父也蒙住了。不好意思向孩子说“不知道”的他一边哄儿子吃饭,一边查阅书籍,但当他将掌握的知识讲给儿子时,儿子高兴地说:“爸爸,我知道了,这是共振现象。”据家人介绍,嘉东从小喜好科普知识,常常将零花钱积攒下来后买科普书看,一看就到很晚,有时候害怕被“查夜”的妈妈发现,就索性钻进被子拿手电筒偷偷看。
在家人的心中,孩子性格外向,很听话。“事发那天我还一再告诫他不要下水,但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嘉东的母亲说,要是儿子用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救人,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她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在其他孩子身上重演。
本报记者 张鹏翔 徐晓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