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外优厚待遇,他不为所动,毅然选择了祖国;面对我军通信科研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他心急如焚,毅然选择了自主创新,努力成为献身国防通信科研的尖兵和楷模。
他就是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我军通信领域的著名青年专家于全博士。
正是这位留法归国博士,携笔从戎16年,多次攻克了制约我军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我军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于全荣立两次二等功,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军首届学习成才标兵”等荣誉。日前,他又荣膺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1992年,于全在同期出国留学的70名公派留学生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第一个回到祖国。当时,面对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的邀请,于全婉言谢绝,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从军路,这意味着他的年薪只有五千多元。
从1992年到2000年,于全用有限的经费,在研究所党委的全力支持下,以平均每两年就有1项重大科研成果的速度,先后在5项重大军事通信科研课题中取得突破,其中有4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6年,淡出公众视野多年的于全主持研制成功某新型通信网络,他再次站上了国家大奖的领奖台。
“于全搞科研,点子多,出奇制胜多。”有人如是说。
的确,他改进软件技术,用几百元钱一只的普通石英钟,代替了8万元一只的高精度原子钟;他从软件入手,解决了不同体制通信手段的互联互通问题,抢占了这一世界通信领域的制高点……
于全把科研的出发点确定在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打赢”开展科技创新上。在制定科研攻关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部队的需求,规定凡是不能推广的、形不成战斗力的项目不立项、不评奖,实现了科研、生产、应用的“无缝链接”。于全每年下部队的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凡是他蹲过点的部队,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在于全的带动下,研究所科技人员都蹲在基层搞试验。由于这种深入的接触,于全发现了某装备的故障原因,从而加以改进,不但提高了质量,还使通信距离一下子增加了几倍。
最让于全自豪的,是他的创新团队。科研实践使他深深懂得,自主创新靠的是团队协作。“造装备重要,造就科研团队更重要。”于全说。
于全的同事经常说:“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每个人,凝聚着每个人,形成了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在于博士手下干,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广。”
如今,于全以他的智慧力量,带出了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科研团队,其平均年龄只有32岁,9名博士、11名硕士,每年都要承担十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个个都是国防通信领域的专家和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