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6克、芦根10克、淡竹叶3克、生甘草3克,用水煎服,一日两次,可预防手足口病”——这是今天安徽省卫生厅发布的《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中的内容。连日来,安徽省推出多项措施,致力于防、控、治“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有效应对手足口病疫情。
自3月下旬阜阳市发生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以来,安徽已有15个市出现病例报告。5月1日,安徽省决定把应对此次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Ⅲ级反应提升为Ⅱ级反应。同时,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指挥部,由王三运省长担任指挥长,统一指挥、协调,努力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治工作,财政紧急拨款1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治。
对已发患者,安徽采取定点医疗和分级救治等积极措施。各市确定定点医院,并开设小儿隔离治疗病房和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各县也确定1所定点医院,设立专用隔离治疗病房;按照分级救治原则和卫生部有关通知要求,开展收治。为切实提高治疗水平,省立医院、安医附院、蚌医附院、皖医弋矶山医院、省中医附院、省立儿童医院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指导和支援全省重点地区的医疗救治;各市也成立专家组,负责指导和支援所辖地的医疗救治工作。
按照“群防群控”和“早防、早控、早治”的方针,安徽把抓好群众性预防,普及预防知识,落实预防措施和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防止传染蔓延作为重中之重。省卫生厅组织设计制作了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折页、幼儿家长温馨提示卡等宣传材料,仅阜阳市就印制并发放了50万份,宣传“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防病知识。(记者李陈续)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