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队
开进城里的火车
骡车
前门东车站
“安步当车”在现代人眼中是一种健身消闲方式,而对古人来说,却只能是长途跋涉时的自我安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京城里,公共交通的概念还鲜为人知,以人力和畜力牵引的古老交通工具在城市生活中长期担当主角。
清朝统治者是马上得天下的骑射民族,把骑马当作满人的本色,《大清律例》规定,在满人居住的内城不许随便设立赁轿行,严格禁止满人乘轿。轿子的差别还处处体现着权贵与庶民的差别。皇帝乘坐的轿子有黄盖、黄帷子,皇帝大驾出行前要“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銮驾仪仗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沿途商户停止营业,一律回避。
连路边上、胡同口都要拉上蓝布围屏,禁止百姓观看。而庶民无论多么有钱,也只能坐四人抬或二人抬的普通轿子。除非是婚礼中的新人或丧礼中的死者,才可以适度提高等级规格。
以骡子牵引的“轿子车”是老北京城里的交通利器,它虽不如人力轿子排场,但速度却快得多。庚子战争期间,慈禧太后就是乘坐骡轿逃出京城,一路跌跌撞撞地奔向西安。京城轿车中,少量是用于公共交通的“趟子车”,而权贵和有钱人则流行自备轿子车,类似现在的私家轿车。富家公子哥儿们在轿车、健骡、车夫的装备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与金钱。
在货物运输方面,独轮车、排子车和骡子用作短途运输。为适应长途跋涉中的磨损,马车的木轮外缘都要包上一层铁瓦。骆驼能负重、耐跋涉、性温顺,北京人用以长途运输或骑乘。自元代开始,骆驼队络绎不绝,把黑色的煤炭和白色的石灰从西山矿区运进城里,悠悠驼铃与北京相伴数百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
当年的帝都城内,只有少数干道是石板铺设的官道,最体面的道路则是供皇帝出行专用的御道。而其他道路则是未加铺设的土路,“雨天像墨盒,晴天似香炉”,“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竟然成为堂堂帝都的奇特景观。路面分配也与今日不同,行人与载人的车辆走中间的石板官道,而载货的重车则走两边的土路,时间久了,大路两边被轧出深深的车道沟。1900年以后,清王朝实行新政,成立了“工巡局”,着手对北京的道路进行改建。当时有一首《竹枝词》记载:“大街拥挤记当年,高在中间低两边,一自维新修马路,眼前王道始平平。”
自19世纪80年代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铁路开始将北京和国内其他城市联结起来。车站设在外城南面的马家堡。1900年庚子战争期间,八国联军将铁路穿破古都城墙,把车站修到了代表都门的正阳门下。民国初年,正阳门东、西车站成了京奉铁路和京汉铁路的终点站。
(本文图文均由首都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