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传递在境外有些许意外,但是大家传递圣火的激情却在不断升温。而当北京奥运会跨过100天的倒计时后,国内外媒体对北京奥运的关注度更加集中。作为中国媒体,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精心研究奥运会对外传播特点,借力世界媒体,报道好奥运,传播好中国形象。
根据北京奥组委的统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境外将有两万多名注册记者,近万名非注册记者来中国报道,但只有5600人拥有入场采访资格,其他人显然要去关注赛场外的中国。这就给他们全面真实了解中国,也给我们客观展示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基于此,国内媒体应加强在报道国家形象中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多一些主动的、前瞻性的报道,减少一些被动的解释和澄清性报道;有针对性地提供多元化奥运会议题,淡化政治色彩。用西方国家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介绍中国文化和社会进步。并积极做好沟通和交流,消弭误解,化解隔阂,把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推介给世界。
奥林匹克运动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挖掘展示人类社会的美好事物,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我们要通过北京奥运会,一方面做好东西文化的有机结合,挖掘出中国传统的、最具魅力的元素融入奥运文化。还要通过奥运介质,修正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歪曲报道,将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文状况呈现给世界。
奥运会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更快更高更强,这是精神层面;另一个是其宗旨,重在参与。不唯如此,奥运会还包含了和平、协作、友谊与进步等人文理念。目前我国国情发生重大变化,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途径已经不局限于奥运夺金。更重要的,我们担负着承办奥运会,做好东道主的服务工作。因此,应该在一种全新的社会语境下,重新思考和定位奥运新闻传播的话语主题。
奥运会是对运动员的检阅,也是对国民素质的检阅。媒体要引导国民做好东道主,一方面要注意赛场文明。中国观众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反映着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如果他们的某些情绪得不到控制,可能影响正在崛起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要做好场外服务工作。引导国民注意文明细节,用真诚和热情去展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好客、尚礼、和平与友谊。 (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黄芳)